有必要保養受傷的骨頭。
萬事萬物首先要服從自然規律,養骨也不例外。重力是對骨骼影響最大的自然力。如何適應重力,保持骨骼的平衡,成為骨骼培養的首要任務。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現代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舒適,隨時可以斜靠在沙發上,睡在軟軟的床上,這讓我們很難長時間保持最符合健康需求的動作和姿勢。
另外,再加上生活壓力大,工作忙,精神緊張,肌肉緊張,骨骼受累,加劇了失衡。
事實上,大多數疾病都與我們的骨骼有關。骨骼的強壯是原因,疾病是結果。
簡單來說:31對沿脊柱的神經分別從椎骨間的椎間孔伸出,貫穿全身。所有的脊神經都負責在大腦和身體各部分之間傳遞信息。
所以,脊柱不正常的時候,會影響我們的器官;同樣的,當器官不健康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從脊柱發現異常,通過保養脊柱直接去除病根,永葆年輕健康。
所以養生首先要養骨頭,骨頭養好了,百病不侵。
首先,天氣炎熱,人普遍暴露,陽光充足。皮膚受到紫外線照射後,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可轉化為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增加骨密度。
其次,夏季戶外活動可以增加骨骼的彈性和韌性,從而改善骨質疏松的癥狀。
再次,中醫講究“冬病夏治”,冬天的骨頭也需要夏天養。夏天好好保養骨關節,到了秋冬,就可以避免前幾年骨關節疾病的痛苦了。
因此,夏季補骨可以改善人們尤其是老年人的骨質疏松癥狀,如腰酸背痛、小腿抽筋、關節活動不靈活等。
全身骨骼是壹個完美的相互關聯的結構,牽壹發而動全身,所以要有全局養骨觀念,平日裏從頭到腳精心保養,生病的時候順著全身骨骼的線索去尋找病源。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是養生的大忌,也是養骨的誤區。
首先,註意飲食補鈣。
多喝骨頭湯和蝦皮冬瓜湯,多吃富含鈣的深綠色蔬菜,在活性維生素D充足的情況下,可促進鈣的吸收;
中老年人可以經常吃壹些筋和皮,攝入壹些膠原蛋白,增加骨骼的韌性。
其次,要註意增加戶外活動。
運動可以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增加骨骼的彈性和韌性。
最好每天堅持戶外活動30分鐘以上。時間應選擇在每天上午10之前和下午4點之後,以防中暑。而且活動的時候要穿半袖襯衫和短褲,讓陽光直射關節。
第三,做好艾灸。
夏季是驅寒祛濕的最佳季節。艾灸和滋補楊燦去除了之前體內積聚的寒濕,使冬季容易發生的風濕骨痛得以緩解或消失。
第四,不吃或少吃導致骨鈣流失的食物。
夏季是喝啤酒的“黃金季節”,但過量飲酒是導致骨質疏松的原因之壹,尤其是啤酒和白酒,會抑制骨骼生長因子,加速骨骼中鈣的流失。
此外,長期大量飲用碳酸飲料和咖啡也會導致人體骨骼中鈣的流失。
第五,養骨的重點是維護督脈。
脊柱是人體督脈的循環區,是人體元氣的中樞,督脈主宰全身的陽氣。如果陽氣虛弱,脊柱就站立不住,脊柱就會彎曲脫臼,容易導致陽氣衰竭,出現腰酸背痛、腰酸背痛、腦缺氧、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所以,夏天要多經過督脈。
打通州長血脈的小妙招:搖籃式
動作步驟
1.在地上鋪壹條毯子。地面不應該太硬。坐好後,彎曲雙腿,雙手抱膝,重心落在尾骨和坐骨之間,也就是臀部下方。
2.擡腳,大腿壹定要靠近小腹。
3.保持這個動作,前後擺動,就是壹個翻滾動作,我們稱之為搖籃式。
這樣翻滾,每天早上翻滾,反復翻滾三五分鐘。每次這樣滾完之後,我們都會覺得後背發燙。
熱是指氣血疏通,陽氣至關重要,總的原則是無痛,可以緩解各種背部問題。
這個時候再照鏡子,會發現自己的氣色會更加紅潤。
所以這個夏天,我們把它作為必修課,堅持下去是增強活力,保養脊椎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