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段大修
史靜高速公路北京段起於三環劉力橋,止於劉力河,全長45.6公裏。1986建成,1993通車。隨著交通量的逐年增加,路面老化和橋涵損壞日益嚴重,單板危橋逐年增多。幾座板橋被不斷地重建和更新。為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滿足高速公路快速、安全、舒適行駛的要求,經市交通委批準,該公司將用兩年時間對史靜高速公路進行大修,三環路至五環路同時進行輔路大修和綠化工程。2005年完成三環路六裏橋至趙辛店段(雙向進京)和趙辛店至市界段(單向進京)大修任務。
1.三環至五環大修工程計劃於4月13至8月10。
主幹道大修工程於4月13日開工,預計7月31日結束。施工時間從晚上21開始,到第二天早上6點結束。施工方法是晚上封閉壹半車道,另壹半車道,保證主路和輔路雙向通行,白天全開放。為減少施工對交通的影響,五壹前後兩個周末完成了16雙向引橋的換板施工。計劃於5月10日至6月20日完成西道口1000m段的降標高施工。施工時間晝夜24小時。施工方法是晝夜封閉壹半交通,利用輔道局部分流車輛。
輔路大修及綠化工程於5月9日開工,8月10完工。晚上鋪瀝青混凝土,其余工作穿插進行。
2.五環路至市界大修工程計劃於5月10至8月31開工。
五環路至趙辛店段5月10開工,7月31完工。施工期間封閉壹半車道,進出京車道數隨白天車流量變化調整為上午“兩進壹出”和下午“兩出壹出”,部分車輛由輔道分流。夜間出京車輛全部由輔道分流,主幹道保持北京兩條車道。
趙辛店至市界段5月10開工,8月31完工。所有施工項目安排在白天早6點至晚20點,交通保持雙向四車道,夜間正常放行。
河北段維修
史靜高速公路(河北段)1987建成,1992部分通車,1994建成通車。高速公路是河北省最早通車的高速公路,是河北省省會石家莊通往北京的主幹道,也是京珠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五年來發揮了巨大作用。所以做好保養尤為重要。
壹、維修技術的改進和提高
史靜高速公路(河北段)路面設計按照交通部JT014-86《公路柔性路面設計規範》進行。路面結構:面層瀝青混凝土8cm、10cm、12cm,基層為二灰碎石、灰土。施工方法為底部路拌,碾壓成型,頂部瀝青混凝土攤鋪機。
在京石高速公路路面養護過程中,針對不同時期的不同病害,采用了許多新技術:
1.沙河大橋西橋面瀝青混凝土挖方罩面采用聚酯纖維瀝青混凝土。與普通瀝青相比,聚酯纖維瀝青混凝土的應用提高了纖維瀝青混凝土的馬歇爾穩定度,降低了瀝青的流動性,增加了水穩定性,從而提高了瀝青路面的使用質量和使用壽命,但同時也增加了纖維的成本。
2.采用大面積SBS改性瀝青防水粘結層技術。為了在罩面前起到防水和粘結的作用,先噴熱瀝青,再噴壹定粒徑的粗骨料,這樣施工機具操作方便,同時也避免了施工時因瀝青粘結而損壞防水瀝青層。采用瀝青防水技術處理的塗層工程具有良好的防水和粘結效果。
3.微表處技術應用。微表處技術在防止水損害、瀝青路面老化和延長使用壽命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壹般可延長路面壽命2 ~ 3年,性價比高,施工速度方便,可用於路基較好的路段。
4、裂紋修復采用新設備。裂縫修補的工序有開槽、除塵、加熱、倒熱水、熨燙,不受季節影響。近幾年,經十路每年封閉1.5萬延米。及時補縫有效地遏制了路面病害的出現和發展,是壹種很好的預防性路面養護技術。
5.深(三層以上)開挖的坑槽采用柔性基礎。挖補過程中需要挖填基層時,采用柔性基層,固化時間短,便於小規模瀝青路面機械化施工。
6.RSMA薄塗層試驗路段為6公裏。采用綜合同步攤鋪機,即在噴灑改性乳化瀝青封層後,用能攤鋪2 ~ 2.5 cm熱拌瀝青的設備進行攤鋪。
此外,經十路的隔離護欄將進行修復;中央隔離帶防撞護欄加高加固,提高防撞等級;入口、出口、轉彎處標有振蕩標誌,警示牌按新規範進行了維修和完善。史靜高速公路通過日常路面養護、單項工程養護和鋪裝,達到了路容美觀、行車順暢、安全舒適的效果。
二、實施預防性維修理念
1.改變以往維修工作中的習慣做法,24小時內對坑槽進行挖掘修復。針對道路坑洞對夜間行車安全影響大、不便於施工的特點,要求道路坑洞不得連夜挖修,當天發現的坑洞當天處理。將預防性養護的理念落到實處,即當路面出現裂縫、沈陷、翻漿等病害且尚未發展成坑槽時,及時對路面病害進行處理,以達到路面基本無坑槽。在修補工作過程中,盡量對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熱修補處理。工藝簡單易行,能保證路面平整度和顏色的均勻性。合理優化中修臨建工程施工,確保雨季前完工。
2.通常瀝青混凝土路面冬季填築,因為小裂縫溫度下降,收縮變大,可以澆密封膠,保證使用質量。按照預防性養護的理念,按照日常養護的要求,及時處理病害,保證道路的安全暢通,從而達到預防性養護的效果。
3、冬季除雪。史靜高速公路提出了不受積雪影響的原則,利用吹雪等專業設備,在降雪天氣,壹旦路面出現積雪,就開始除雪作業,直到路面無雪為止。及時清除積雪,使其在路上停留的時間最短。
預防性養護理念的實施,在達到預防目的的同時,使高速公路始終處於良好的運營狀態,積極維護,有條不紊,節約成本。
三。中修覆蓋方案的探討
經過幾年的養護,王度南部(K179+500-K267+104)於2006年覆蓋,王度至徐水段(k 179+500-k 13+365438)王度至徐水段(K179+500-K165438+現選擇該段作為中修臨建,結合往年臨建施工設計,提出以下臨建要點:
1,瀝青混合料的類型
AC瀝青混合料是我國常見的瀝青混凝土類型,級配連續,密實性好,防水效果好,噪音低,應用廣泛。在國內,施工技術成熟,路面造價低,施工工藝簡單,需要大型機械設備的施工企業來完成。本工程采用AC-13C改性瀝青混凝土罩面。
2、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
目前國內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有三種:馬歇爾瀝青混合料設計、GTM瀝青混合料設計和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
(1)馬歇爾設計方法
這是目前瀝青混合料常用的設計方法,簡單易行。但由於不能完全模擬路面的受力情況,路面設計指標不能滿足重載道路的要求,往往導致許多高速公路在通車數年後出現早期車轍病害。
(2)采用GTM進行設計。
2005-2006年,河北省史靜、宣大、石黃、石安等高速公路的養護工程及多條新建公路采用了GTM設計。原來GTM設計的宣大高速路段,現在已經使用五年多了,沒有出現車轍和水毀,使用情況良好。
(3) 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
這種方法是基於瀝青混合料的體積指標參數,如空隙率、飽和度、礦料空隙率來分析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但沒有考慮瀝青混合料的強度指標,不能保證路面具有較好的抗車轍和抗裂性能。
通過對三種設計方法的比較,采用GTM設計方法進行罩面瀝青混合料的設計。
3.罩面瀝青混凝土石料的選擇
經十路使用的石材有玄武巖、安山巖、石灰巖。從加鋪路段的病害可以看出,網裂、唧漿是由水損害和重型車輛造成的,磨損是主要部位,因此考慮選用粘附性強的優質石灰巖。除滿足設計要求外,要求采購的規格必須在拌和場內用立軸沖擊式細碎機進行加工,以保證石子的規格,針片狀含量降低到10%以下。
4.封面前病害挖補方案的施工原則
經十路的病害主要是車轍、裂縫、坑槽。從理論上講,封面前面這些疾病的治療範圍、深度、平面尺度都是強的。根據多年的挖補經驗,通過對路面的檢測,提出了更為實用的挖補方案,與往年相比相對縮小了挖補範圍。主要是從減少對周圍和基層的擾動考慮,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路基路面的殘值,在覆蓋層後面可以承受同樣的力,保證使用功能;考慮經濟效益;同時也兼顧了“前瞻性、預見性、可行性”的原則。根據彎沈、車轍、平整度、鉆芯取樣分析等檢測數據,進行綜合分析,預測路面發展情況,最終確定現場開挖修復方案。
本次加鋪方案還對部分路段的瀝青砂帶、路緣石、排水溝、標線、中央帶活動門、彎道排水、服務區出入口等細節提出了設計要求,以維護和改善史靜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
以上是仲達咨詢關於史靜高速公路大修養護的介紹。更多關於高速公路的信息,請關註仲達咨詢的建築知識專欄。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