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校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校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校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方案概要:商品混凝土進場後應進行檢驗。包括以下步驟:向司機索要投料單,以確定混凝土出機的時間;測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以確定混凝土的施工程度。

本工程承臺采用C30混凝土,梁板采用C25混凝土,零星構件采用C20混凝土。均為商品混凝土,采用HBT60泵輸送混凝土。

壹、混凝土施工工藝

具體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框圖所示: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藝框圖

二、商品混凝土的供應

(壹)商品混凝土的要求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中應註意以下幾點:

(1)待澆混凝土的技術要求應書面通知混凝土攪拌站,包括: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和抗滲等級;混凝土原材料要求:石料粒徑、水泥品種、標號、外加劑種類等。混凝土的坍落度、初凝和終凝時間等。混凝土施工日期、混凝土施工地點、混凝土體積等。並向攪拌站索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單。

(2)商品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後應進行檢驗。包括以下步驟:向司機索要投料單,以確定混凝土出機的時間;測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以確定混凝土的施工程度。若混凝土出機時間超過初凝時間,出料中有離析、沈澱,應進行處理,直至返出。

(3)商品混凝土運送到施工現場後,應高速旋轉幾次滾筒,使混凝土更均勻,然後才能出料,並加強觀察,看是否有離析現象。水灰比的調整由攪拌站進行,嚴禁現場隨意加水。

(4)加強現場與攪拌站的溝通,及時向攪拌站匯報現場施工情況和對混凝土的各種要求,以便隨時調整混凝土攪拌站。特別是在混凝土澆築即將完成時,應準確預測所需混凝土量,以保證混凝土攪拌量的準確性。

(5)施工現場應按規定制作混凝土試塊,進行養護和試壓。同時向攪拌站索要混凝土試壓報告。

(2)商品混凝土質量檢驗要求

泵送混凝土,每班供應100m3以上的工程,並派質檢員到現場。

混凝土攪拌車在出站前,每輛車都必須經過質檢員檢查,和易性合格後才能簽證放行。每車坍落度取樣壹次;對於每種配合比,每天至少檢查壹次混凝土車輛的堆積密度。

現場取樣時,以攪拌車卸料後1/4和卸料前3/4的混凝土為代表。

混凝土取樣、試件制作和養護應由供需雙方共同認可並簽證。

在攪拌車卸料之前,不得出現離析和初凝。從攪拌到出料的時間間隔小於2小時,否則攪拌機中的混凝土不能用於主體結構。

三、混凝土泵送工藝

泵送混凝土設備:詳見施工機械壹覽表。

(1)混凝土泵的布置:

1)泵應靠近混凝土澆築地點,以縮短配管長度。

2)為保證泵送的混凝土能連續工作,泵周圍最好停放兩輛以上的混凝土攪拌車。

3)為保證連續施工,防止因泵故障造成停工,本工程需配備壹臺備用泵。

(2)管道敷設註意事項:

1)泵出口在地面上應有壹定長度的水平管,然後用90度彎頭連接,以轉向垂直運輸。該段的水平長度不應小於抽水高度的1/3 ~ 1/4。

2)泵出口的基本直徑為150mm或175mm,必須在125 mm的泵管上連接壹個過渡接頭..

3)地面水平管道上應安裝切斷閥。

4)地面橫管可支撐加墊。因為在清除管道堵塞和清洗的時候,可以方便的把壹些管道拆下來,不需要固定的太牢固。

5)轉向垂直方向的90度彎頭,必須采用曲率半徑大於1m的大彎,且必須用螺栓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結構的預留位置上,用埋鐵件固定或設置專用底座,並用木楔支撐。

6)垂直管道應用預埋件固定在混凝土結構上,每隔3m設置壹個固定卡。

(3)混凝土泵送:

1)水泵操作人員應經過嚴格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操作。

2)泵送前檢查泵的運行情況,確保正常運行。

3)泵料鬥上要有屏幕,要有專人監控給料情況。當發現大塊材料時,應立即挑選出來。

4)泵送前,應先用啟動水潤濕整個管道,再送水泥砂漿,使輸送管壁處於充分潤滑狀態,然後才能泵送混凝土。

5)保證混凝土的連續供應,以保證連續泵送,盡可能防止堵塞。

在連續進料的情況下,最好減慢泵送速度,以保證連續泵送。當供應線外,不能連續泵送時,泵不能停止工作。泵應每隔4-5分鐘前後驅動兩個沖程,將物料從管道中抽回來再次混合,然後再泵入管道,以免管道內快速混合或沈澱。同時啟動料鬥中的攪拌機,攪拌3 ~圈,防止混凝土離析。

6)泵送混凝土時,料鬥中應保持壹定量的混凝土。如果料鬥中剩余的混凝土降到20CM以下,就容易吸入空氣,造成混凝土在開關閥之間倒流,形成堵塞。所以需要反轉泵送,將混凝土返回料鬥,排除空氣後再向前泵送。

7)泵送時,應隨時觀察泵送效果。如果噴射混凝土像軟柱,直徑略粗,石子不露,不散,證明泵送效果好;如果噴到壹半就散了,說明和易性不好;噴在地面上,砂漿飛濺嚴重,說明坍落度過大。

8)泵送結束後,應及時清洗管道。

四、混凝土澆築施工

(壹)建立混凝土澆築許可制度

為充分保證本工程混凝土澆築質量,混凝土澆築前必須有混凝土澆築許可證。格式如下,表中所有相關人員必須在澆築混凝土前簽字。混凝土澆築許可證編號:施工現場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澆築體積混凝土強度等級

檢查項目:

1.結構尺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2.模板支撐系統是否穩定。3.主筋的規格、型號、間距及鋼筋焊接是否符合要求。4.隱蔽驗收簽字手續是否齊全。

校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方案概要:商品混凝土進場後應進行檢驗。包括以下步驟:向司機索要投料單,以確定混凝土出機的時間;測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以確定混凝土的施工程度。

5.機械設備是否正常、安全地工作。

6.操作流程是否合理,技術交底是否完整。

設備主管、測試員、施工員、質量工程師、技術主管

(2)混凝土澆築分段及順序

本工程以變形縫為界劃分施工段,實行流水作業。施工梁板時,應沿長方向推進,沿短方向合理劃分澆築帶寬。

(3)施工縫的設計

本工程每層梁板壹次性澆築到後澆帶,不留施工縫。如果因暴雨中斷混凝土澆築,應在規範規定的適當位置留施工縫。

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築順序,防止施工中出現冷縫。在施工縫處澆築混凝土時,應先將松動的石塊沖掉,然後再抹壹層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後才能澆築和振搗混凝土。

(4)混凝土澆築

本工程梁、板、柱分開澆築,采取掛牌作業,各結構部位現場標註混凝土強度等級。核心區混凝土澆築前,在梁與柱澆築界面進入梁端約300mm處的梁段封上加密鋼筋網進行隔離,然後澆築柱混凝土,既能保證柱內不摻入混凝土強度等級低於該等級的混凝土,又能防止大量高強混凝土灌入梁板內造成浪費。

混凝土施工應連續進行。如果壹定要間歇,時間要盡量縮短。混凝土振搗應使用插入式高頻振動器。振動器的插入點應均勻,並采用交錯順序。移動距離不應超過1.5倍作用半徑。振動器應快插慢拔,振動時間控制在20-30s。

各結構件的鑄造方法如下:

1.柱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澆築前,應鑿毛柱的下混凝土縫,並在底面均勻澆築50m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後進行澆築。澆築時應分層振搗,每層澆築厚度控制在40CM左右。

2.梁板混凝土澆築

梁、板混凝土應同時澆築,澆築方法從壹端采用“灌漿法”推進。先將梁分層澆築成階梯形,當達到樓板位置時,再與板混凝土壹起澆築。

澆築與柱連成壹體的梁板時,應在柱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用直尺或拖板將表面找平。

3.樓梯混凝土澆築

由於樓梯采用封閉模板,澆築混凝土時,混凝土從平臺口澆築,振動器插入內部進行振動。

動詞 (verb的縮寫)混凝土養護和拆模

混凝土澆築後,在常溫下12小時內覆蓋,並澆水養護。

高溫6小時內要做好澆水養護。梁、板等水平構件要不斷澆水保持濕潤,柱子要刷養護液養護。保證這些關鍵構件始終濕潤,澆築後養護時間不少於14天,以保證結構混凝土的強度。

拆模時間應符合國家規範。施工時可用試塊控制混凝土拆模時間,試壓達到規定強度後再確定拆模時間。經監理確認後方可拆模。為確保安全和質量,應建立拆模許可證制度,所有相關人員簽字後方可拆除。

拆模許可證的格式如下:

工程拆模許可證號;施工現場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澆註開始時的平均溫度;澆築完成時的混凝土試塊數量。

檢查項目和意見

1.混凝土結構是否達到規範規定的強度(視結構尺寸而定)。

2.已澆築的混凝土是否按要求養護。

3.混凝土拆模時間是否滿足混凝土的其他特殊要求。

試驗員、施工員、質量工程師、安全員、技術負責人、主管或甲方代表。

六、混凝土產品保護

1)為保證鋼筋和墊塊位置正確,不允許踩踏樓板和樓梯的彎曲鋼筋,必要時應鋪木板。

2)混凝土澆築時,嚴禁拉拽柱筋或踩踏樓板鋼筋。振搗預留孔洞和暗管處的混凝土時,應註意不要碰撞預埋件和插筋,不得踩踏或移動樓板高處的吊幫。踩踏或絆倒鋼筋和彎鉤的應及時調直和修補。嚴禁將板上的鋼筋外露或鉤掛。

3)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時方可拆除,避免重撬、硬撬損壞混凝土和模板。

4)及時清理散落在地面上的混凝土或砂漿,確保地面整潔。

5)當樓板混凝土和豎向構件在澆築過程中或初凝前遇到雨水時,應立即用彩條布覆蓋。雨停後,在混凝土初凝前,在混凝土表面加同配比的水泥砂漿找平,並再次搓毛。

6)柱和樓梯陽角處的混凝土拆模後用木條保護。地面混凝土可澆築16h,人方可進入此處,物件可堆放24h。嚴禁在地板上留下腳印或其他劃痕。

以上是仲達咨詢編制的《校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方案》的內容。更多關於校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方案的信息,可以實時關註仲達咨詢、建築通或仲達咨詢微信微信官方賬號。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