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指望孩子,不如指望自己。
三十多歲生孩子的父母更有經驗和見識,性格也更成熟。他們明白,把自我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是不現實的。與其指望孩子,不如自己多努力。孩子的起跑線壹直是父母。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留心壹下,不難發現,那些成績優異,在同齡人中出類拔萃的“牛娃”,背後都有著同樣優秀的父母。而且,無論智商、性格、外貌等遺傳因素,還是父母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人際網絡,這些對孩子的影響都是不可忽視的,會在教育、就業、職場等方面為孩子提供優勢,有形或無形地使孩子領先於同齡人。所以對於35+寶寶的父母來說,他們更清楚家庭背景對孩子未來的影響。與其擔心孩子因為不努力而導致班級下滑,不如更加努力,把更好的家庭社會資本傳遞給孩子。
明白健康快樂才是人生的真諦。
在醫學上,35歲以上的初產婦被認為是“高齡產婦”,患並發癥的概率會大大增加,所以整個孕期都要格外小心。記得之前有個寶媽分享。年輕的時候工作忙,錯過了最佳生育期。35歲的時候,很難。我嘗試了各種方法成功懷孕。然而,盡管懷了孩子,情況並不樂觀。醫生讓我打保胎針,在床上吃保胎藥。在這個過程中,我很痛苦。屁股被打了保胎針,苦得吃了中成藥都懷疑人生。我還得時時刻刻擔心肚子裏的寶寶,每次做產前檢查都很害怕。當寶寶順利出生後,這位寶貝媽媽終於把心放回了肚子裏。寶寶的出生讓她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她開始反思自己應該讓孩子過什麽樣的生活,賺很多錢,升到很高的位置,被萬人敬仰。這些世俗的成功真的那麽重要嗎?父母都會希望孩子以後健康快樂的生活,成長順其自然。如果他們的孩子每天都能過上安穩有保障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就足夠了。
我們都是壹個時代的人了,不如盡情享受吧。我們的子子孫孫自有福報,不需要太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