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後來,妳認識了很多新朋友,開始做微信生意,銷售和朋友圈就變得不那麽純粹無汙染了。從以前刷朋友圈看朋友動態,到現在刷朋友圈,妳看到了各種商品,鞋子衣服襪子,壹個不小心就是軟文。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時間似乎被這些電話鈴聲打擾了。
當妳不知不覺加入了十幾二十個微信群,妳的手機容量開始越來越小。真的有必要去想這些微信群嗎?有養生,有拍照,有學習,還有各種交流群。感覺每天在微信裏和朋友聊天的時間越來越少,但是在群裏的時間越來越多。
妳說妳聽過壹些促進學生人氣的課程,所以混群會被認識,很容易加為好友。所以,壹天24小時,妳會花5個小時,甚至更多,在這些小組裏,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就不同的話題聊天。每次聊天都覺得學到了壹個知識點,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但是回頭看,除了幾個粉絲,似乎並沒有收獲什麽。
在過去,妳可以隨時清空妳的聊天記錄。現在因為微信群數不勝數,清空自己的聊天記錄就沒那麽容易了,包括很多自己儲存的信息,有空可以看看。慢慢的,妳把很多微信群設置為“消息勿擾”。想起來就爬上樓看看。當妳不記得的時候,妳就把它留在那裏。有時候看到後面的數字顯示千,就沒有勇氣打開看壹看。就把這個群聊記錄刪了,想著以後再讀壹個新的。
其實仔細看這些群體可能也沒什麽用。這個“用”可以認為是“看”和“用”。妳的關註點肯定會放在妳感興趣的群上,而其余的微信群可能會因為別人的邀請而不得不進入,有的會為了鏈接別人而加入,但實際上最後都變成了“占位”。
這個世界壹直困擾著我們。日常工作,瑣事等等都會影響我們。如果我們回到自己的世界,仍然被外界困擾,那就有點可悲了。
我覺得壹個人的時候,可以多關註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滿足別人的需求。沈浸在壹個人的世界裏,專心研究,應該是壹件很幸福的事。偶爾遇到難題的時候,在微信群裏和朋友同頻討論,然後回到自己的世界,好像焦慮的負能量就不會那麽容易出現了。
雖然焦慮有時候可以看作是對自我認知的壹種提升,但更多時候可能是焦慮會成為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少量的焦慮有助於進步,過度的焦慮會讓生活壹團糟。
以前妳的手機幾乎不調震動,因為怕錯過重要信息。現在,妳要慢慢開始。只要妳想專心工作,妳肯定會把手機調成震動或者放在看不到的地方。手機已經逐漸從壹個方便人類生活的工具變成了壹個經常讓別人感到“焦慮”的工具。其實手機本身是好的,只是越來越多的app和響個不停的鈴聲,讓它很放松。
解決焦慮的方法可能是放棄。刪除那些只會給自己增加焦慮的東西,把能給自己賦能和補充能量的東西留下,把離別放大成生活的點點滴滴,多關註自己的內心,慢慢刪除焦慮,擴充能量。這時候,就算焦慮再來,妳也能很好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