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師徒關系是不壹般的。人們經常把它描述為父子之間的關系。古代父子是什麽關系?古代的父子關系不是這樣的。現在我們說兩代人有代溝,父子關系沒有古代那麽親密。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傳統社會主要依靠家庭倫理來維持社會穩定,所以需要理順家庭成員之間的位置關系,而古代的父子關系是家庭倫理中最重要的關系。
我們經常聽說古代社會有君、臣、父、子、子,意思是說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絕對不能越位。
君臣關系來源於父子關系,由此可以推導出君臣關系,它們有嚴格的等級。君主是壹國之“父”,地方官員是普羅大眾的父母。父子關系像壹條主線貫穿全國。
在家庭中,作為兒子的第壹要務,就是嚴格履行孝道,壹切美德的孝道都是第壹位的,就像《弟子規》中所描述的:聖人訓,孝為先。
父母去世後,兒子三年的孝心也是對父母孝順的壹種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是“孝”字,他父母的教訓、教導和教育,他的子孫都應該嚴格執行,不能違背。
父子關系是最親密最根本的,是整個家庭和家庭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基於父子關系,整個家族也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不像現在,不再是以家庭為導向,而是以人為本。個人的地位變得突出,每個人都變得獨立,父子關系成為平等獨立的主體。
在古代,最重要的關系是父子關系,父子關系最密切。兒子有什麽重大事務或決定,都要和父母商量,尤其是父親。
現代最重要的關系是夫妻關系。夫妻關系是最親密的。丈夫或妻子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都是自己拿定主意,自己想辦法給對方,所以不會過多打擾上壹輩的老人,或者說根本不想和他們商量。現代的夫妻關系也與古代不同。在古代,丈夫唱女和,男尊女卑。現在,夫妻關系也是平等的。
回到父子關系,現代的父子關系把人從家庭與家庭的等級關系中解放出來,獲得了個人的自由,不再受古代“唯父從”的束縛。這種家庭關系雖然造成了壹些社會問題,但還是比古代嚴格的等級父子關系好壹點。
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古代師徒關系了。他們之間是有等級關系的,有嚴格的父子之分,絕對不能偏離。
師傅必須為徒弟安排好壹切,並對此負責。當然,徒弟要像父親壹樣對師傅百依百順。否則可能被師傅學校開除,師徒關系可能被取消。在古代,徒弟被師傅學校開除是壹件很丟人的事情,就像父親沒有兒子壹樣。
有些徒弟違規犯罪,師傅可以直接批評懲罰,甚至取其性命,這是古代法律允許的。古代法律保護的是整個家族和行業的生命,而不是個人的生命。個人生活受家庭、家族或行業保護,個人物質生活來源主要由家庭或行業供給。個人應該嚴格地依附於某些群體。
每個行業的大師權力很大,等級森嚴,這當然會壓制行業內個人的創造力,不利於技術創新,也容易在技術傳承上形成保守路線。
那麽,中國古代為什麽會出現師徒如父子的情況呢?
首先,師徒關系來源於以父子為基礎的家庭關系。既然父子關系可以延伸滲透到政治領域,比如君臣關系、地方官民關系等等,為什麽不能延伸到其他領域呢?
其實這種延伸和滲透是不可避免的。父子關系是整個社會倫理的基礎,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必然受到這壹倫理基礎的制約和影響。沒有父子這種關系來保證工業、商業、藝術、學術的穩定。
古代社會追求的是穩定,也就是長治久安。國家要保證長治久安,就必須將家庭倫理進行到底,並壹層壹層地延伸到全社會。父子親近、君臣義氣、夫妻不同、老幼有序的文化氛圍,誰也逃不過。
這對國家是非常有利的,至少可以節省大量的執政成本,而且可以實現對整個社會的統治和管理,不需要那麽多的官員,因為父親控制兒子,家族控制家族,各行各業的高手控制弟子。誰敢違抗?
官員很閑,壹些法律事務都是在家族、家族或者行業範圍內處理,事情做不了的時候官員也願意插手。
可見,出於穩定政治統治的需要,師徒關系在古代就出現了,而不是想當然的東西。現在說到古代師徒,比如父子,看似是壹件高尚的事情,背後卻有著深刻的政治基礎。
其次,中國古代缺乏廣泛的技術教育,如數學、物理等,沒有成為基礎教育科目。全社會的教育都集中在弘揚傳統道德上。關於技術的知識代代相傳,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他們成了知識和技能的壟斷者。
師傅壟斷技術知識,當然可以隨意安排和處置徒弟。任何不服從,不遵守規則的人都不會被錄取,或者被學校開除,也學不了那些特長。
說師徒如父子,不僅僅是指師徒關系很親密,還有親密無間的意思。最重要的是師傅隨意操縱控制徒弟,就像他的父親壹樣,徒弟要對父親恭敬。
這與現代社會明顯不同,現代社會是技術普及的社會。如果妳想學,任何人都可以學。妳不教我,我就有人教,包括武校,藝校,養生館,美術館,會計培訓,等等。
而且這些組織中的個人與主人的關系不再是古代社會的父子關系,甚至不如現代社會的父子關系,而是壹種平等的契約關系,這種關系受到契約、法律和制度的約束。
我給妳錢,妳教我技能和技巧,誰也不欠誰。師徒關系是平等合作的關系。壹旦合作關系結束,他們的關系也就結束了。
不再像過去那樣,師徒關系是壹輩子的事情,雙方要壹輩子不斷接觸。徒弟要時刻尊重和維護師傅的權威和地位,對師傅有很強的個人依戀。
現代工廠裏的員工也變成了自由人,獨立的自由人,因為他們有技能有知識,從小學就開始接受知識技術的培訓。
現代學校制度由國家實施,保障了每個人受教育的權利,打破了過去知識和技術的壟斷以及相應的個人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