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傳龍(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
氨基酸與老年人健康
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將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宇航員格倫(77歲)送入太空。對於老人來說,這壹天被稱為最偉大的壹天,也是最受矚目的壹天。格倫晚年將再次探索太空,他想幫助醫學科學實驗。老年人的蛋白質分解和人體氨基酸的生物實驗是壹項重要的研究。氨基酸和老年人的健康不僅要在地球上研究,還要在太空中研究。因為氨基酸關系到老年人的壽命和衰老,這太重要了。為什麽重要,下面幾段妳就知道了。1.老年人的生理變化與氨基酸
壹般認為人過了60就老了。老年人的生理和營養狀況隨著老年人的進步而變化。蛋白質在老年人體內的變化可以總結為兩種方式:壹種是合成組織蛋白和各種活性物質;第二個是分解,組織蛋白質分解,產生能量,產生廢物。對於生長發育中的嬰幼兒和青少年來說,合成大於分解,所以身體逐漸生長;對於壹般成年人來說,合成等於分解,所以體重相對穩定。對於老年人來說,在人體衰老過程中,蛋白質代謝以分解為主,而合成代謝逐漸緩慢,體內蛋白質逐漸消耗,往往呈現負氮平衡。比如血紅蛋白合成減少,所以貧血是常見的老年病;由於酶的作用和小腸功能的下降,蛋白質在吸收過程中分解不充分,體內肽類增加,遊離氨基酸減少。老年人腎功能低下影響氨基酸重吸收,肝功能下降也使肽的利用率降低。近年來有報道稱,給予老年人與青壯年相同的營養條件,但老年人血漿氨基酸(纈草、亮氨酸、萊姆、雞蛋、蠶絲、丙氨酸)減少,特別是支鏈氨基酸(纈草、亮氨酸、異亮氨酸)不足。有人認為高濃度的支鏈氨基酸可以提供合成。供應支鏈氨基酸時,可通過產生三磷酸腺苷(ATP)提供能量,減少蛋白質分解,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強蛋白質的合成。支鏈氨基酸在國外已被用於維持氮平衡和促進蛋白質合成。我國有肝病、腎病、兒童專用氨基酸。
由於氨基酸的吸收或利用。衰老影響免疫功能,免疫活性的變化也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如感染、癌癥、免疫復合物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澱粉樣變等疾病在老年人中發病率增加,容易導致衰老和死亡。
2.氨基酸與長壽
為了促進老年人的健康,如抗衰老、提高機體抵抗力和促進免疫機制的功能,食物需要富含微量元素或糖類。但免疫的物質基礎是蛋白質,人體內不存在不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免疫物質。如免疫球蛋白、抗體、抗原、補體等。,甚至白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中蛋白質的含量都在90%以上。所以,如果人體不缺蛋白質或氨基酸,上述微量元素和多糖就會發揮作用。如果缺少了,再多的用也是沒用的。隨著營養學和生物化學的發展,新的研究表明,人體雖然可以合成某種非必需氨基酸,但在嚴重應激(包括精神緊張、焦慮和思想負擔)或某些疾病時,容易缺乏。如果缺乏,就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這些氨基酸被稱為條件必需氨基酸。如牛磺酸、精氨酸和谷氨酰胺。
在正常情況下,缺乏必需氨基酸會降低體液的免疫反應。比如色氨酸缺失的大鼠,IgG和IgM受體被抑制,但再次補充色氨酸時,可以維持正常的抗體產生;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缺乏可抑制大鼠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反應;蛋氨酸和胱氨酸的缺乏也會導致抗體合成的障礙。已經證明,氨基酸的平衡也有這種不利影響。因此,必需氨基酸在免疫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要延長老年人的壽命,必須提高免疫力,註意必需氨基酸的供應。目前,與壽命密切相關的必需氨基酸有:
牛磺酸:人體內牛磺酸的來源是自身合成和從飲食中攝入。牛磺酸的生物合成是由蛋氨酸經硫化轉化為胱氨酸,再由胱氨酸合成。經過壹系列的酶促反應,包括人在內的許多高等動物已經失去了合成足夠的牛磺酸來維持體內牛磺酸整體水平的能力,因此需要從飲食中攝取牛磺酸來滿足需要。據報道,牛磺酸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老化中起作用;老年時神經系統的退化是全身所有系統中最復雜、最深刻的過程之壹。中樞神經系統衰老在形態學或生化水平上有明顯變化,單胺類和氨基酸類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重吸收和轉運機制逐年增加。脂褐素是衰老過程中特征性物質,腦內脂褐素的增加是神經衰老的標誌之壹。當神經元胞質內積累大量脂褐素時,細胞核和胞質受壓變形,影響神經元的正常代謝功能。衰老時組織中脂褐素含量明顯增加,而牛磺酸可使其降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脂質過氧化產物丙二醛(MDA)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修飾。同時,牛磺酸與葡萄糖的反應產物表現出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蛋黃卵磷脂被氧化成脂質過氧化物,因此具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
精氨酸:精氨酸雖然不是必需氨基酸,但在嚴重應激(如疾病或損傷)或精氨酸缺乏時,不能維持氮平衡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是條件性必需氨基酸。根據最新的理論,精氨酸是壹氧化氮(NO)與瓜氨酸反應的酶代謝途徑中的壹種必需物質。內皮細胞來源的NO或松弛因子的主要生化作用是刺激機體增加吞噬細胞的環鳥苷酸水平,刺激白細胞介素的產生以調節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在血管內皮細胞、腦組織庫普弗細胞和肝臟中也發現了與精氨酸相關的NO酶系統,可導致這些器官組織的激素分泌,從而起到免疫作用。氨基酸註射液也可用於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
谷氨酰胺:正常情況下,屬於非必需氨基酸。但是,在劇烈運動、受傷、感染等應激條件下。,對谷氨酰胺的需要量大大超過了機體合成谷氨酰胺的能力,使體內谷氨酰胺含量降低,而這種降低會使蛋白質合成減少,腸黏膜萎縮,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又稱為條件性必需氨基酸。
最近發現,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人體的第三道屏障。前兩個屏障是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如果腸道沒有營養供應,腸道就會營養不良,從而削弱腸道的免疫功能,導致細菌移位。動物實驗證明,如果給動物補充不含谷氨酰胺的全靜脈輸液或必需日糧,動物小腸絨毛會收縮,腸壁變薄,腸道免疫功能降低。靜脈輸註提供2%的谷氨酰酶(約占總氨基酸的25%)對恢復腸絨毛萎縮和免疫功能有顯著作用。谷氨酰胺在維持腸黏膜功能方面的作用,對提高免疫能力有壹定的作用,尤其對老年人。
3.老年人如何科學補充氨基酸?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所需的氨基酸量減少,壹個健康的老年人蛋白質的蛋白質量是青壯年的60% ~ 70%。這可能與骨骼肌減少有關,但不能得出老年人蛋白質需要減少的結論。老年人以分解代謝為主,胃液和胃蛋白酶分泌減少,胃液酸度降低,蛋白質消化吸收減少。此外,熱能的攝入較低,膳食氮的留存減少,因此老年人比成人需要的蛋白質少。壹般來說,在正常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量為0.7 ~ 1.0g/kg體重即可維持氮平衡,1.0 ~ 1.2g/kg體重即可達到平衡。據此,每日蛋白質供應量約為60 ~ 75g,其中1/3為動物蛋白。如果考慮蛋白質中的加熱比,用12% ~ 14%比較合適。對氨基酸代謝的研究認為,蘇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需要量與年輕人不同,因此必需氨基酸的適宜模式可隨年齡而變化。因此,老年人蛋白質供應的質量更為重要。壹般來說,飲料和食物中含有豐富的必需氨基酸,有利於人體合成蛋白質。
建議老年人日常飲食的合理結構是:
1.壹個雞蛋;2.壹碗牛奶(不壹定加糖);水果蔬菜3.500g(品種多樣);4.100g清潔肉類,包括家畜、家禽和魚類;豆制品5.50g(包括豆腐、腐竹、千張、豆餅和各種豆類本身)
產品,如豆豉、豆豉、水煮全豆);糧食6.500克(包括大米、面粉、雜糧、薯類和糖);7.每天喝湯,每餐壹碗;8.如果身體虛弱有病,每天早晚各服用50毫升氨基酸口服液,迅速補充。
營養。
這八項都是基於“壹”的價值。目的是概括和模糊,所有項目都有很大的自由度。比如蔬菜品種可以選擇和改變;肉可以是壹種或多種,放在飯菜和湯裏等。,當然也可以做成更多的形式;肉和豆可以互相轉化,互相補充。比如牛奶可以用乳制品代替,也可以用酸奶和奶粉代替。喜洋洋馮跋氨基酸口服液是以結晶L-氨基酸為原料,按照人乳和FAO/世衛組織模式配制而成。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是壹種很好的營養補充劑。
能滿足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需求,保證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