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萌芽期
大白菜的發芽期是從播種到“拔十字”,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壹般需要6天左右。“拉十字”之所以叫“拉十字”,是因為兩片真葉和兩片子葉大小相似,相互作用形成十字。大白菜種子吸水膨脹時,溫度適宜,水分和氧氣充足,種子發芽快,變白。壹般播種後3天左右子葉展平,第5片葉膨大,同時露出1真葉。到第七天左右,形成壹個“拉十字”,萌芽期結束。在子葉變綠之前,幼苗主要由種子子葉中儲存的養分供應。隨著子葉中葉綠素的增加,幼苗逐漸由自養轉為異養,即幼苗已經形成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同化器官,開始獨立生活,完全依靠子葉中的營養物質吸收水分、養分,進行光合作用。
二、苗期
苗期通常是從十字到10真葉,苗期末期植株呈圓盤狀,俗稱“叢樹”或“小展盤”。生長期約為16 ~ 18天。若早熟品種在此期間生五片真葉,則需12 ~ 14天左右。苗期根系向縱深方向發展。苗期結束時,主根長40-50厘米,側根生長迅速,出現第3 ~ 4個分枝。根系直徑可達40厘米左右,主根系分布在距地面5-20厘米處。生產中的栽培目標是秧苗整齊健壯,無病苗、蟲苗。栽培措施是及時間苗、補苗,保證苗整齊壹致,間苗病苗、蟲災苗,澆稀肥兩遍,促進苗健康生長。
第三,蓮座期
從幼苗期結束到植物“勾心”開始,稱為蓮座期。壹般生育期需要23 ~ 28天,早熟品種壹般需要18 ~ 22天。到蓮座期結束時,各品種的外葉已落地展平,全株綠葉面積達到最大,外葉形成旺盛的蓮座狀,為產量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壹般早熟品種的外葉數為16 ~ 20片,中晚熟品種為22 ~ 26片。這壹時期主根滲透速度減緩,最長主根可達1米以上,根系分布直徑約60 cm,主根群分布在距地面5 ~ 30 cm處。團棵期是大白菜生長過程中的重要時期,生產上的栽培目標是建立高產棚架,為結果期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栽培措施是前促後控,在蓮座後期或“鉤”初收線。如果蓮座前期和中期生長勢不強,就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生長。如果蓮座前期和中期生長旺盛,就要及時控水控長,這叫前促後控。
第四,結瘤期
結瘤期是從“勾”開始到形成緊湊的葉球。當壹株植物生下壹定數量的外葉時,再生的葉片開始向內卷曲,稱為“鉤心”。“勾心”是壹個重要的生理標誌,它不僅是外葉生長期的結束,也是球根葉生長期的開始。“勾心”期整個田間的生長狀況可作為重要的診斷期,根據田間生產情況及時制定栽培措施。
壹般抽穗期40 ~ 60天左右,早熟品種25 ~ 30天,耐熱大白菜18 ~ 22天。根據結瘤期的生長動態,可分為結瘤前期、結瘤中期和結瘤後期。抽穗前期俗稱“拉管”,表現為外鱗莖葉快速生長,鱗莖葉輪廓快速形成。對於重型大白菜品種,這壹時期是第1 ~ 5片鱗莖葉的生長高峰期,根系不再深入,但側根分類數和根毛數急劇增加,直徑範圍為80 ~ 120 cm。主根分布在地表至30 cm的土層中,能吸收水分和肥料。結瘤中期,俗稱“灌漿期”,是球根葉內部球根葉生長最快的階段,球根葉第6 ~ 7葉生長旺盛。此時葉片停止分化,進入花芽分化,葉片數量不再增加。當葉球膨脹到壹定大小時,體積不再增大,即進入結瘤後期。隨著葉片數的增加,葉球的密實度不斷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