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調整心態。平靜心態,自然降溫。
《黃帝內經》和《靈樞·靈蘭秘典》說,“心為君,神不在。”這句話把五臟中的心臟比作壹國之君,控制著人體的思想和情緒。
夏天和心在五行中屬於火。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觀點,盛夏的自然之火和體內的內火是可以相互影響的。烈日炎炎,容易讓人心煩;而且焦躁不安的情緒會讓人覺得更難止住熱度。所以,盛夏要“使心不怒”,清心無欲,淡泊虛無,讓心得以安息。
夏季飲食——別忘了“酸鹹之品”
夏天吃什麽?中醫認為,夏季飲食宜溫、涼、節制,呵護脾胃。夏天,心、脾、胃是最脆弱的器官,所以要特別註意這三個器官的飲食。可以吃薏米、芡實、山藥,健脾養胃。《黃帝內經》中也提出“心主盛夏,心苦緩,急食酸;如果妳想變軟,就吃鹹的食物來軟化它。”這句話告訴我們,夏天也可以吃酸的或鹹的食物來養心。原因是夏天容易出汗,出汗過多會導致心氣不足,氣液兩虛。為此,我們可以有選擇地吃酸味的產品,如烏梅和五味子,而不是茶。它們不僅能補氣,還能生津止渴。
夏天容易上火。中醫認為鹹味入腎,有補腎的作用。妳可以通過補腎水來調理心火,所以心火不容易太旺。此外,鹹的產品還可以補充因出汗流失而缺乏的鈉,從而保證人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
夏季居家——能祛濕、祛邪、防病。
夏季防潮也是《黃帝內經》描述的壹種生活方式。書中記載,“濕者先傷。”濕邪總是從下半身傷害人體。如常見的腳氣、下肢潰瘍等。所以盛夏,臥室壹定要通風、防潮、隔熱。如果室內過於潮濕,空氣汙濁,不僅家具、衣物發黴長毛,人體的陽氣也會受損。壹些國家對兒童風濕病的研究證明,50%以上的兒童是由於住在潮濕的房子裏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