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細菌:
(1)異養細菌:寄生和腐生細菌。
自養細菌:化能合成細菌、光合細菌和藍細菌。
(2)厭氧菌:乳酸菌等。
好氧菌:硝化細菌、谷氨酸棒桿菌、黃色短桿菌等。
(3)固氮菌:固氮菌(根瘤菌等。)和固氮菌(色球菌固氮菌)。
其他細菌: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
2.病毒:
煙草花葉病毒、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致癌病毒、噬菌體等。
3.原生動物:
大葉草履蟲、小葉草履蟲、變形蟲、眼蟲、衣藻等。(壹般是單細胞生物)。
4.真菌:
酵母、食用菌、黴菌等。
5.植物:
C3和C4植物、陽生和陰生植物、豌豆、薺菜、玉米、水稻(2×12)、洋蔥(2×8)、香蕉(3n)、普通小麥(六倍體)、八倍體小黑麥、無籽西瓜(3n)、無籽番茄、抗蟲棉等。
6.動物:
人(2×23)、果蠅(2×4)、馬(2×32)、驢(2×31)、騾子(63)等。
括號中的第壹個數字表示倍性,第二個數字表示有多少條染色體。騾子有63條染色體,這是因為韌帶聯合、不育和單倍體。
材料試劑
1.常用物質:
ATP、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G(聚乙二醇)、滅活病毒、NADPH(還原型輔酶II)、過敏原、植物激素、生長素、生長素類似物、動物激素、丙酮酸、少數特殊葉綠素a分子、質粒、限制性內切酶、DNA連接酶等。
2.常用試劑:
著火試劑、蘇丹紅ⅲ、蘇丹紅ⅳ、縮二脲試劑、二苯胺、50%乙醇溶液、15%鹽酸、95%乙醇溶液、龍膽紫溶液、醋酸品紅、20%肝研磨液、3%雙氧水、3.5%氯化鐵、3%可溶性澱粉溶液、3。二氧化矽、碳酸鈣、0.3g/mL蔗糖溶液、硝酸鉀溶液、0.1g/mL檸檬酸鈉溶液、2mol/L和0.015mol/L氯化鈉溶液、95%冷酒精溶液、75%酒精溶液、胰蛋白酶、秋水仙堿、氯化鈣等。
重要名詞
1.應激、細胞、遊離水、結合水、肽鍵、多肽、真核細胞、原核細胞、自由擴散、輔助擴散、主動轉運、細胞分化、細胞癌變、細胞老化、致癌物、有絲分裂、細胞周期、無絲分裂。
2.酶、ATP、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鍵、滲透、原生質、原生質層、質壁分離、質壁分離和回收、選擇性吸收、光反應、暗反應、光合效率、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內環境、穩態、脫氨、氨基轉化和化學合成。
3.性運動、神經調節、體液調節、激素調節、頂端優勢、反饋調節、協同、拮抗、反射、反射弧、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突觸、高級神經中樞、先天行為、後天行為。
4.有性生殖、無性生殖、營養生殖、雙受精、受精、減數分裂、性腺、初級母細胞、次級母細胞、染色體、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四分體、基因組、性染色體、常染色體、個體發育、胚胎發育、胚乳發育、頂端細胞、基底細胞、胚胎發育等等。
5.DNA、RNA、堿基互補配對、半保守復制、基因、轉錄、翻譯、顯性性狀、隱性性狀、相對形狀、基因型、表型、等位基因、基因的分離現象、基因自由組合的規律、正交、回交、性別遺傳、交叉遺傳、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雜交育種、人工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
6.自然選擇理論,基因庫,基因頻率,隔離,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7.生物圈、生態學、生態因子、互利共生、寄生、競爭、捕食、種群、種群密度、種群增長曲線、生物群落、生態系統(森林、海洋、草地、農業、濕地、城市)、食物鏈、食物網、營養級、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穩定性、生物多樣性。
8.人體穩態、人體平衡與調節、糖尿病、營養素、營養、特異性免疫、免疫系統、抗原、抗體、抗原決定簇、體液免疫、細胞免疫、過敏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
9.生物固氮,* * *生物固氮微生物和自養固氮微生物
10.核遺傳、細胞質遺傳、母體遺傳、編碼區、非編碼區、RNA聚合酶結合位點、外顯子、內含子、人類基因組計劃、基因工程、質粒
11.生物膜、細胞生物膜系統、細胞工程、植物組織培養、植物體細胞雜交、細胞全能性、愈傷組織、去分化、再分化、動物細胞培養液、原代培養、傳代培養、細胞株、細胞系、單克隆抗體。
12.微生物、菌落、衣殼、核殼、莢膜、穗、碳源、氮源、生長因子、選擇培養基、鑒定培養基、初級代謝物、次級代謝物、組成型酶、誘導酶、微生物生長曲線、接種、發酵罐、發酵工程、單細胞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