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冬天壹過
然後就進入了悶熱的夏天。
所以很多人晚上喝冷飲吃燒烤吃火鍋。
多麽愜意的生活~
有些人“壹直吃,壹直感覺很好”,
有的人“吃壹頓飯,癢壹會兒。”
有些人,工作壓力大,吃飯不規律,就靠吃辣來解決煩惱,或者喜歡熬夜講劇。壹旦醒來,他們發現自己的皮膚發癢,難以忍受。
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之壹。
尤其是在炎熱潮濕的天氣裏,
就這麽發生了。
癢,真的很癢,
抓住它,它可能還沒水。
指導老師:鄭艷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校區中醫科副主任。
濕疹
濕疹相當於中醫的“濕瘡”、“濕瘡”。
通常表現為皮膚局部發紅,
摸上去有疙瘩和水泡
甚至可以看到膿腫、糜爛、浸泡。
如果反復發作很長時間,
局部皮膚會有
增厚、粗糙和幹燥。
中醫認為濕疹大概有三個原因:
1,稟賦不耐,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發生。
2、飲食不好,比如吃太多辛辣、腥等食物,或者喜歡喝酒、吃甜食。時間久了,容易內生濕熱,到了悶熱的夏天,內外邪結合,就會出現濕疹。
3.長期身體虛弱,脾胃不好的人,很容易發展成慢性濕疹。
濕疹怎麽辦?
積極治療是必要的,但不要迷信或誤信網絡名人產品,更不要主動盲目塗抹藥物。
中醫以淺癥、
盡快去醫院才是硬道理。
除了藥物治療,最好避免進食。
發病期間,應嚴格限制或禁食魚、蝦、蟹、羊、竹筍、香椿、野雞、狗肉等腥臭之物,以及蔥、姜、蒜、辣椒、香菜等刺激性食物,酒、奶茶、咖啡及油炸等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
適當補充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不包括芒果、菠蘿、榴蓮、菠蘿蜜、荔枝、龍眼等甜膩的水果)和蔬菜。
平時怕冷、容易拉肚子的人,應少吃寒性水果,包括西瓜、梨、柿子、香蕉、蘿蔔、白菜、苦瓜、竹筍、蠶豆等寒性蔬菜,以及冰棍、冰淇淋、冷凍飲品或水果等冷凍食品。
同時,最好消除精神緊張因素,避免過於勞累,註意休息。
居住條件要幹燥通風。保持皮膚清潔。避免用熱水、肥皂、酒精和其他刺激性清潔劑清洗患處。不要撓,以免造成局部感染或表皮增厚。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適當飲用祛濕湯
1.綿茵陳菝葜豬骨湯
功效:清熱利濕(適合口幹舌苔苦的人)
材料:豬骨、茵陳20克、土茯苓20克、薏苡仁20克、陳皮5克、生姜幾片、鹽少許。
做法:將豬骨和藥材放入鍋中,加入5碗左右的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1小時,撇油去渣,加入少許鹽。
2.山藥豬恒胃湯
功效:健脾祛濕(壹般是腸胃不好的人),主治脾虛濕疹患者。
材料:鮮山藥50克,茯苓20克,冬淩草15克,豬肉300克,生姜幾片,鹽少許。
做法:將山藥、土茯苓、香茶菜洗凈,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燒開,然後文火1小時即可飲用。
3.綠豆百合薏仁湯
功效:清虛熱利濕(適用於口唇油膩、心煩失眠者)
材料:綠豆30g,百合30g,鮮山藥30g,薏苡仁15g,芡實15g,冰糖適量。
做法:將綠豆、百合、薏米、芡實、山藥放在壹起,加入適量的水,煮熟後加入冰糖。
推薦另壹個簡單的外洗處方。
材料:土茯苓50克、苦參20克、野菊花20克、地膚子20克、金銀花20克、白鮮皮20克、黃柏20克以上。
做法:水煎藥,涼後洗兩次,1次,半天。
各種藥物的組合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