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虧虛是指在各種原因的刺激下,肝臟儲存血液的能力減弱,無法分配和調節血液循環而引起的全身無力、手足抽筋、眼睛幹澀、指甲易碎、抑郁、肝區疼痛等多種臨床癥狀。
肝血不足的臨床表現:
常見癥狀有面色晦暗、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心慌、眼睛幹澀、視力下降、月經不調等癥狀。
肝血不足還會引起肝功能不佳,惡心、嘔吐,甚至免疫力低下,容易導致面部出現斑點、痤瘡,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
由此可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調節肝血虧虛的迫切性。
那麽有什麽辦法可以改善肝血不足呢?
第壹,飲食調理
1,莧菜
莧菜性味甘涼,善於清利濕熱。對濕熱引起的赤白痢和肝火引起的目赤咽痛有壹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莧菜還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肉痙攣(抽筋)。這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鐵,可以合成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具有攜氧的功能。含有豐富的鐵、鈣和維生素K,能促進血液凝固和造血。
2.桑樹
桑樹是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果實紅熟時采收,曬幹或生吃,或加蜂蜜制成藥膏。桑葚味甘、酸、寒。能滋補肝腎,養血養顏,生津止渴。可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眼花耳鳴、關節疼痛、津虧血虛、口渴心煩、腸燥便秘。
3.黑芝麻
黑芝麻味甘、性平,有補肝腎、養血潤燥的作用。特別適合肝腎不足引起的脫發、早白、皮膚幹燥、便秘的中老年朋友。因為黑芝麻含有大量脂肪,不易消化,所以每天10~15克即可。建議黑芝麻、花生、薏米用豆漿機磨成粉,更有利於吸收。
4.鴨血
所謂養肝血吃鴨血。鴨血多,營養豐富,肝主貯血。取鴨血100g,鯽魚100g,白米100g,與粥同食,可滋養肝血,輔助治療貧血,幫助肝癌患者保護肝臟。
5.雞肝
動物肝臟是養肝的食物,而雞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鋅、維生素A和B,並富含鐵,所以是補血食物中最常用的食物。動物肝臟中維生素A的含量遠遠超過奶、蛋、肉、魚等食物。具有維持正常生長和生殖功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幹澀和疲勞的作用。
6.阿膠
在養生專家眼中,阿膠無疑是滋補肝腎、補血的第壹補品。阿膠是補血聖品,能補壹切血虛,養血滋陰,防治壹切血虛發熱。阿膠是治療婦女所有肝血不足疾病的良好選擇,特別是營養性貧血、體弱、免疫功能低下和產婦。
7.其他食物
鴨血和豬血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如果妳有肝血不足的問題,不妨在生活中多吃點。此外,水果中維生素含量較高,增加攝入可以有效提高體質,所以註意蔬菜水果的攝入非常重要,其中蘋果和柚子適合肝血不足的患者食用。
第二,可以做運動來緩解。
如果有肝血不足的問題,在生活中積極鍛煉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運動,可以有效改善體質,調節內分泌,達到治療肝血虧虛的目的。其中,肝血虧虛的適宜運動有慢跑、散步、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
第三,可以從幾個小動作來改善。
踮腳:踮腳時,前腳掌發力,腳尖起支撐作用,可能有助於刺激足三陰經,促進肝血氣血循環,排出肝臟垃圾,滋養肝血,補益腎氣,特別是現在天氣寒冷,氣溫多變,每天經常踮腳,很可能會使身體陽氣充沛,體內寒氣消散。
做法:選擇平坦的地方,站直,雙腳並攏,擡起腳跟,每次30~50,稍作休息,小腿有壹點酸痛感,說明妳鍛煉過了。
拍打腋窩:“肝為邪,其氣留於腋窩”。腋窩有許多淋巴團、動脈和經絡,也是頸部和上肢之間血管的神經通路。平時多拍打腋窩,可能有助於疏肝理氣,消除肝邪,疏通經絡,排出濕毒。
做法:先將後腦勺左右擡起,右手握空拳,用感覺不到疼痛的力量拍打腋窩。右手也壹樣。
艾灸:艾灸是壹種常見的理療方法,對疏通經絡有非常好的效果。其中,太沖、曲泉是調節肝血虧虛的重點。
綜上所述,對於肝血不足的人來說,有很多方法可以調理身體。但是無論選擇哪種方式,肝血虛患者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這種病不是壹朝壹夕可以調理好的,患者壹定要做好相應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