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孔洞現象
1的原因分析
鋼筋密集部位和預埋件附近容易出現孔洞。由於混凝進出料通道堵塞,孔洞不能及時灌滿。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漏漿導致孔洞;混凝土下料過厚,振搗不到位,形成孔洞;混凝土中夾雜雜物,阻礙混凝土澆築,形成孔洞。
2控制措施
鋼筋密集、結構復雜的地方,應采用細石混凝土,並分層澆水;預留孔洞,雙邊下料,並在側面打開澆水門,及時振搗;及時清理混凝土中的木屑。對於已出現的孔洞,應鑿除松散的混凝土和漿液膜,並在壓力水濕潤後修補細石混凝土。
混凝土缺棱掉角現象
1的原因分析
模板不夠濕潤,導致脫水脫落;模板吸水膨脹裂角;拆模時粘掉棱角;低溫施工過早拆除承重模板;角落被外部重物撞擊;模板未及時刷隔離劑或漏刷可能導致混凝土出現缺棱角現象。
2處理措施
充分濕潤模板,及時澆水養護;當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以上時,拆除非承重模板;吊裝和拆模過程中,避免接觸和碰撞棱角;拆除模板時,可用草袋包裹陽角,以免損壞。對於缺棱掉角,鑿掉松散顆粒後,用水充分濕潤,根據損壞程度用1: 2或1: 2.5的水泥砂漿修整。
混凝土表面不平
1的原因分析
鏟子只是簡單地平整表面,沒有用抹子找平和壓光;模板支撐基礎太軟,支撐面不足,支撐松動,澆築時浸水,模板下沈不均勻;如果混凝土達不到要求的強度,人們就會運輸材料或操作它。
2處理措施
混凝土澆築後,用抹子找平壓光,終凝後澆水養護;所有外露模板應采用厚度大於5mm的鋼模板,橋墩模板面板厚度應大於或等於8 mm..16m以上T梁翼板及預制空心板內模采用整體鋼模板,采用鋼模板。將模板支撐在具有足夠剛度、強度、穩定性和支撐面積的基礎上,防止其在澆築過程中下沈;澆築混凝土後,及時檢查,保證規定的強度,然後行走、操作、運輸材料。
混凝土強度不夠,均勻性差。
1的原因分析
水泥過期,潮濕,活性降低;砂石級配不合理,夾雜雜質等。外加劑的使用和用量不當或不準確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配合比不當,隨意加水導致水灰比過大,降低混凝土強度;顛倒投料順序、攪拌時間過短、攪拌不均勻都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冬季施工、過早受凍或過早拆模、試塊振搗不充分、養護條件不充分都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均勻性。
2處理措施
確保所用水泥出廠前合格,無結塊,過期水泥堅決不使用;保證碎石粒徑、級配等規範要求,科學控制配合比,做到計量計算準確,按操作規程進行攪拌混合,保證攪拌時間充足,混合均勻。預應力梁、板應采用模板蒸汽養護12小時以上,蒸汽養護應持續3天,然後采用潮濕養護至少3天。如果混凝土強度較低,則使用超聲波和接收儀等無損方法來測量實際強度。如不符合要求,根據實際強度進行結構安全校核後,制定處理方案和措施進行補救。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