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偏差問題
本章重點介紹鋼柱安裝標高尺寸超差、鋼柱垂直度超差、吊車梁垂直度和水平度偏差等問題。
1.鋼柱安裝標高尺寸超差。
現象
鋼柱安裝後的標高尺寸影響其他構件的安裝和調整難度。
原因
基礎標高不正確,安裝前未對基礎坐標和標高進行檢查驗收或處理不當。
預防和治療
(1)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確保鋼柱基礎安裝前檢查驗收,根據基礎標高或鋼柱實際長度或支架支承面進行選擇,使安裝後各鋼柱標高尺寸壹致,不會過高或過低。
(2)按以下方法處理基礎標高的調整:
1)鋼柱總長度應滿足質量要求,基礎支承面可壹次性澆築至設計標高,安裝時不調整直接就位;
2)鋼柱基礎應澆水至高出設計標準40~60mm,然後用細石混凝土找平至設計標高。二次澆水找平層應使新老混凝土緊密結合,達到地基設計強度,不形成夾層;
3)澆灌基礎至高於設計標準40~60mm,待鋼柱安裝在調整墊鐵上後,再澆築混凝土;
4)根據設計標高,將柱腳支撐(型鋼、欄桿等。)提前預埋,鋼柱安裝後澆築水泥砂漿。
2.鋼柱垂直度超差
鋼柱安裝後垂直度偏差超過規範允許值,不僅影響結構本身的耐壓強度,還會影響其他構件的安裝。
原因
(1)鋼柱本身在制造時變形控制措施不當,柱身高撓度未處理。
(2)安裝前,檢查鋼柱的質量。如有變形缺陷,應在安裝前進行處理。
(3)在外力作用下,不計算易變形鋼柱的強度和穩定性,吊裝時不采取加固措施。此外,環境溫差、風力、日照等外界影響與焊接變形等因素有關。
預防和治療
(1)在制作、安裝和焊接作業中應采取防變形措施,已制作和待安裝的鋼柱在放置和運輸過程中應加以支撐和墊起,以防止因自重產生的彎矩而變形;壹般垂直提升的吊點應在立柱全長的2/3處。
(2)校正鋼柱垂直度時,先固定兩端邊柱作為參考柱,再根據縱橫軸線校正其余柱。在調整垂直度時,我們可以根據鋼柱的實際傾斜值和尺寸,通過公式計算出所需的墊鐵厚度,從而調整其垂直度。
(3)調整鋼柱垂直度時,應註意溫差和風作用下的變形,壹般應在早晨或太陽輻射溫度低的環境中進行。鋼柱與屋架連接後吊裝屋面板時,禁止從壹個坡上進行,應從上弦中心兩個坡的邊緣向中間對稱進行。
3.吊車梁垂直度和水平度偏差
現象
在施工中,經常會遇到吊車梁的垂直度、水平度以及兩吊車梁的相對標高超過允許偏差,影響吊車軌道的安裝。
原因
(1)吊車梁本身的制作質量不符合要求。
(2)鋼柱的制作和安裝不符合要求。
(3)鋼柱支撐的吊車梁支架面標高、水平度導致吊車梁上平面高度或水平度、兩吊車梁相對標高超差。
預防和治療
(1)制作鋼柱時,嚴格控制從鋼柱底面到支架面的尺寸和變形。
(2)安裝定位時調整鋼柱的垂直度和支架的水平度,預先測量吊車梁支座的高度和支架離柱底的高度,可在基礎平面或支架支撐面上用墊鐵預先調整。
(3)安裝時,預先在橫梁上翼緣平面上畫出的中心線應找正找平。當經過仔細的復測,有關尺寸能滿足吊車軌道安裝的要求時,該值的控制壹般應以安裝好的吊車梁無荷載、無下撓為準。如果安裝後上拱過大,會影響下壹步的吊車軌道安裝。
安裝方法不當
本章重點介紹基礎灌漿質量不符合要求、鋼屋架拱度不符合要求、吊車軌道安裝質量不符合要求等問題。
1.基礎灌漿質量不符合要求。
現象
二次灌漿後,鋼柱基礎面與鋼柱底面之間有縫隙,砂漿未填實,特別是底板下平面中心,基礎上平面邊緣未做散水處理。
原因
鋼柱底面與基礎上表面距離過小,砂漿不易填充,灌漿材料選擇不當,操作工藝不正確,工具選擇不當。
預防和治療
(1)用墊鐵調整標高時,保持基礎支承面與鋼柱底板下表面的距離不小於40mm,以便灌漿和填隙。
(2)二次灌漿用的水泥砂漿應比原基礎混凝土標號高壹級,冬季施工時砂漿中應摻入防凍劑和早強劑,以防凍害或強度增長緩慢;澆築前,應將基礎面上的汙垢清理幹凈,並在澆築砂漿前用清水將原基礎面濕潤。
(3)對於壹些灌漿縫隙較小的鋼柱基礎,可在柱腳鋼板上打孔進行灌漿,長度和寬度超過1m的基礎鋼板可采用此方法處理。到了養護期後,鋼柱底板的孔洞可以用小鋼板蓋住,焊死。
(4)如果設計要求進行後壓漿強度試驗,則應在同壹批施工中采用四種材料、相同的配合比、相同的施工方法制作兩組砂漿試件,壹組用於鋼結構吊裝前的強度試驗,另壹組用於28d標準養護,以便做齡期強度備查。
2.鋼屋架的拱度不符合要求。
現象起拱過大,影響鋼柱的連接,使上部跨度尺寸出現負偏差;拱度撓度不僅影響應力荷載,還會增加鋼柱上部跨度尺寸和垂直度的偏差。
原因
(1)未按規定的拱度加工拱度或拱度變形未加工。
(2)屋架未剛性加固,吊點選擇不正確。
預防和治療
(1)制作時,應按規定的跨度比起拱。
(2)在制作過程中,拱架等結構發生變形時,應進行校正,符合要求後再吊裝。
(3)吊裝前,選擇合理的吊裝方案,根據不同跨度的大小進行加固,選擇正確的吊點,避免鋼屋架拱度出現起拱過大或撓度變形的問題。
3.起重機軌道安裝質量不符合要求。
現象
安裝後,兩條軌道的水平度、直線度、相對標高超差,吊車軌道中心與吊車梁中心重合度超差。
原因
(1)由於吊車梁安裝質量缺陷,吊車軌道標高和水平度超差。
(2)安裝前,起重機軌道未校正或校正後不符合要求。
(3)吊車梁的標高、水平度和中心線坐標在吊車軌道安裝前未驗收。
預防和治療
(1)安裝吊車軌道前檢查驗收吊車梁的標高、水平度和中心線,並沿軌道全長錯開兩根軌道的接頭,以免集中在同壹位置。
(2)安裝前校正起重機軌道的彎曲變形。
(3)固定軌道的螺栓應有防松措施。壹般應在螺母下加彈簧墊圈或防松螺母,以防止起重機在使用過程中受外力和振動而松動。
(4)軌道安裝在混凝土吊車梁上時,軌道下的墊鐵應平整,保證與軌道底部緊密接觸,接觸面積應大於60%;墊塊與混凝土吊車梁的間隙應大於25mm,並用無收縮水泥砂漿填實;襯墊應焊接牢固。如果鋼梁和墊鐵綁在壹起,它們應該焊接到吊車梁上。
焊接問題
本章重點介紹刃口未經加工或不符合規範要求,焊縫連接有缺陷的問題。
1.刃口未加工或不符合規範要求。
現象
鋼材切割面存在缺棱、彎曲不均大於1 mm等缺陷。
原因
氣割工藝操作不規範,切割工藝不符合要求。
預防和治療
(1)氣割前,檢查確認整個氣割系統的所有設備運行正常,壓力表正常無損壞,割嘴氣流暢通,割炬角度正確。
(2)根據機械和板材厚度選擇正確的工藝參數。
(3)氣割時調整氧氣射流的形狀,使其輪廓清晰,射力大,割炬勻速運動,割嘴表面應距火焰中心尖端2 ~ 5毫米。
2.焊接連接缺陷
焊縫成形不良、弧坑、裂紋、焊瘤、未熔合、未焊透、咬肉、夾渣、氣孔、母材磨損等現象。
(1)氣孔
原因
1)焊條受潮;
2)酸性焊條烘烤溫度過高,焊件不幹凈;
3)過大的電流使焊條變紅;
4)不純的保護氣體;
5)焊絲生銹。
預防和治療
1)焊接前,必須將焊縫坡口表面的雜質清理幹凈;
2)合理選擇焊接方法;
3)焊接材料必須烘烤適當;
4)在高風速環境下焊接時,應采取防風措施。
(2)夾渣
原因
1)焊材質量差,熔渣太厚;
2)焊件上或坡口內的腐蝕或其它雜質未清理幹凈;
3)分層焊接時,焊接工程中每壹層的熔渣沒有清除幹凈,再進行下壹層的焊接;4)電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
預防和治療
采用工藝性能良好的1)焊條;
2)焊前選擇合理的焊接規範和坡口尺寸;
3)坡口兩側應清理幹凈;
4)多層焊接時,應徹底清理每層的熔渣。
(3)咬肉
原因
1)電流過大;
2)圓弧過長或傳遞角度不當;
3)焊接位置不當。
預防
1)焊接時焊接電流和焊接速度的正確選擇;
2)采用正確的運條方法;
3)采用合適的焊條角度和弧長。
(4)未焊透
原因
1)焊接電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
2)坡口角度太小,焊接角度不當;
3)焊條偏心;
4)雙面焊接時,背根清理不徹底;
5)焊件上有鐵銹等未清除的雜質;
6)定位焊時焊接材料不匹配,焊角大小不規則,焊點間距不規則,影響焊縫成形,造成未焊透和熔合缺陷。
預防和治療
1)選擇合理的焊接規範;
2)正確選擇坡口類型、尺寸、角度和間隙;
3)采用合適的技術和正確的操作方法;
4)定位焊必須由持有相應證書的焊工進行,定位焊使用與正式焊接相同的焊接材料。要求在接頭坡口外側進行定位焊。定位焊有氣孔和裂紋時,應清除後重新焊接。
材料問題
本章重點介紹構件的運輸、堆放變形和跨度不準。
1.構件的運輸和堆放變形
顯著的部件在運輸或堆放過程中會變形,導致完全彎曲或緩慢彎曲。
原因
(1)構件因焊接變形,壹般呈現緩慢彎曲;
(2)構件在運輸過程中因碰撞而變形,壹般表現為死彎;
(3)元器件焊盤不合理,例如上下焊盤不垂直等。,並且堆疊位置下沈,導致組件的完全彎曲或緩慢彎曲變形。
預防和治療
(1)構件的死彎變形壹般采用機械矯正,即用千斤頂或其他工具矯正或用氧乙炔焰烘烤後矯正。視結構剛度而定,壹般以刀具校正為主,氧乙炔烘烤為輔,可達到較好的效果。
(2)當結構發生緩慢彎曲變形時,可采用氧乙炔火焰進行矯正,壹般采用大型氧乙炔火焰槍進行烘烤。在火焰烘烤過程中,經常使用線性加熱來校正具有大變形或剛性的結構;三角形加熱常用於校正厚度大、剛度強的構件的彎曲變形。
2.構件跨度不準確
現象
構件跨度值大於或小於設計值。
原因
(1)組件的制造尺寸過大或過小;
(2)小拼裝構件累積偏差導致跨度不準確;
(3)鋼尺不統壹。
預防和治療
(1)如果由於構件制作偏差導致起拱值和跨度值有矛盾,應首先滿足起拱值。為了保證起拱和跨度值的準確性,必須嚴格按照GB 50205—200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檢查構件制作尺寸的準確性。
(2)裝配時必須消除小裝配部件的偏差;
(3)構件制作、組裝和吊裝使用的鋼尺應統壹。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