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須彌山芥菜籽出自哪部經文?

須彌山芥菜籽出自哪部經文?

佛教比喻“芥菜種”極小。須彌山原是印度神話中的山名,指因陀羅、四大天王等的居所。佛教徒對“須彌山”的比喻是極其巨大的。第壹句很好理解,下壹句也差不多:壹粒沙子有三千個世界;壹花壹世界,壹葉壹佛等等。

佛教和世俗社會是相通的,就像芥菜子和須彌山可以互相包容壹樣。芥菜是壹種蔬菜,它的種子像小米。佛教徒對“芥子”的比喻是極小的。須彌山原是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後為佛教所用,指因陀羅、四天王等的居所。其高度為84000,“須彌山”的佛教比喻極為巨大。唐代白居易《白氏長慶集·三教論衡·問僧》中有這樣壹個問題:“問:《魏不可思議品》說芥菜籽滿須彌,須彌最高,芥菜籽最小。它怎麽能進入芥菜種內的徐覓山?”

南朝時,義烏縣(今浙江金華)出了壹個有名的居士,名叫傅明。他用佛經中“芥子遇須彌”的深意來形容壹句話,非常形象生動:

須彌芥子父,須彌芥子。風景平靜平坦,敲冰泡茶。

傅明多次談到芥子與須彌的關系,說壹切相不實,細節兼容,以此來說服世人不要執著於眼前的名利、地位、榮譽等。,物是人非,繁華只是過眼雲煙。他在快要滅人的時候,寫下了回歸本源的詩給弟子看——

把它還給源頭!生死涅槃;因為心的不平等,所以有合法性的高低。把它還給源頭!說難不難搬;般若是無形的,教是壹種觀。把它還給源頭!渴望平凡而輕松;但息是是非,自然成大智慧。把它還給源頭!壹觸即發,可以隱居;涅槃即生死,煩惱即菩提。把它還給源頭!不按照現在的情況;合法不增減,說虧就虧。把它還給源頭!為什麽要更進壹步;渴望真正的解放,正確的自我觀察。把它還給源頭!難以置信的頭腦;誌小而無為大,芥菜籽足矣。把它還給源頭!從無限中解脫出來;而光和物是壹樣的,如空而不染於世。把它還給源頭!何必再自討苦吃;法無前後,壹念之差定壹時。把它還給源頭!心靈沒有起伏;靜下心來兩三味,壹切都有回報。把它還給源頭!生死相依;橫綱空時為真,六情常昏。把它還給源頭!般若酒澄清;能治煩惱,自飲勸眾生。

傅明的詩博大精深,真摯真摯,用自己對佛教的理解,勸說人們回歸自然的本來面目,從而得到真正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