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味辛溫,善散風寒,化痰止咳,能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胃寒嘔吐,被前人稱為“家中嘔吐聖藥”。生姜炒法就是利用生姜的這些特性,以生姜汁為輔料炮制藥物,以增強祛痰止咳、減少不良反應和止嘔作用,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長於清熱化痰,姜炙後可增強減少不良反應和止嘔的效果;厚樸是辛辣的,對喉嚨有刺激性。其對咽喉刺激的副作用可以通過生姜的烘烤來消除,並且可以增強舒緩胃部的功效。黃連、生姜可緩解其苦寒性,治療胃熱引起的嘔吐。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大蒜含有100多種藥用和保健成分,其中含硫揮發物43種,亞磺酸(如大蒜素)酯類13種,氨基酸9種,多肽8種,苷類12種,酶類11種。另外,大蒜素是大蒜特有的成分。當它進入血液,就變成了大蒜素。即使稀釋654.38+萬倍,這種大蒜依然可以瞬間殺死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流感病毒等。大蒜素與維生素B1結合可產生蒜硫胺素,具有消除疲勞、增強體力的奇效。大蒜中含有的肌酐是參與肌肉活動不可缺少的成分,對精液的產生也有作用,可以大大增加精子的數量。所謂精力充沛吃大蒜就是這個意思。大蒜還能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有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所以對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有壹定療效。大蒜外用可以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去除老化的角質層,軟化皮膚,增強皮膚彈性,還可以防止日曬、黑色素沈積、去斑美白。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證明,大蒜可以阻斷亞硝胺類致癌物質在體內的合成。到目前為止,它的抗癌作用在40多種蔬菜和水果中,排列成金字塔形,塔頂是大蒜。大蒜的100多種成分中,有幾十種具有獨立的抗癌作用。
多思考,多吃洋蔥和大蒜。
洋蔥和大蒜有殺菌消炎的作用。最近的研究還發現,經常吃洋蔥和大蒜可以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壓,甚至可以健腦。
人腦活動所需的能量由葡萄糖提供,葡萄糖轉化為能量離不開維生素B1的作用。換句話說,如果只有葡萄糖而沒有維生素B1,葡萄糖就無法轉化為能量供大腦使用。相反,糖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會在大腦中堆積,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
研究人員發現,只要把大蒜和壹點點維生素B1放在壹起,就能產生壹種叫做“大蒜素”的物質,大蒜素的作用比維生素B1更強。
洋蔥含有壹種物質。如果經常食用,這種物質會放松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引起的頭暈。
大蒜汁可以止癢
如果患有濕疹、癬、皮炎,塗大蒜汁可以止癢。將半個蒜頭(最好是紅皮蒜或單頭蒜)去皮切碎,放在壹塊8~10 cm見方的紗布上,將蒜末包好,用橡皮筋紮緊嘴,放在案板上,隔著布將蒜搗碎。將蒜汁塗在患處,瘙癢可立即消除。皮膚劃傷時,塗抹後稍有痛感,但過壹會兒就不疼了。使用幾次後,將蒜包晾幹,浸泡在水中摩擦,即可使用壹次或兩次。
警惕印第安納·瓊斯:洋蔥和大蒜
千萬不要小看洋蔥和大蒜,它們對提高免疫力和預防呼吸道疾病有積極的作用。
洋蔥性溫,味辛,有散寒、健胃、發汗、化痰、殺菌的功效。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A、B1、B2、C、礦物質、鈣、磷、鐵、鎂和植物纖維。
提醒:不要與蜂蜜、大棗、楊梅、山雞、地黃、常山、何首烏同時食用。
大蒜性溫、味辛,能健胃、殺菌、散寒。適合肺部疾病患者食用,大蒜適合預防疾病。因其顯著的廣譜抗菌作用,對春季呼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
提醒:生吃大蒜不宜過多,陰虛火旺者(如面紅、午後低燒、口幹便秘、煩熱等。),胃潰瘍和慢性胃炎應忌食,不宜與蜂蜜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