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別挖耳朵了!當心細菌上門

別挖耳朵了!當心細菌上門

摳耳朵是中國七十二行中的壹項技能,也就是俗稱的“摳耳朵”。據說這位前理發師剃完頭後發明了專業的挖耳工具和技術。隨著現代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提高,挖耳也逐漸獨立和興起。很多人會把掏耳朵當成壹個可以放松減壓的保健項目。

隨著掏耳朵行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非正規掏耳朵店誕生了。

據我身邊做過掏耳朵的朋友了解,掏耳朵的過程真的很舒服。真的感覺摘耳後沒幾天聽力就更清晰了,但是好景不長。大概過了壹個星期,感覺耳朵開始癢,耳朵被什麽東西堵住了,聽力開始下降。我覺得我的耳朵像水壹樣濕。

於是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出來了。是因為挖耳工具不夠幹凈導致外耳道真菌感染。花了幾個月才基本治愈。

為什麽會引起真菌感染?

掏耳朵店很多工具都不是壹個顧客用的,只是他們的消毒流程不正規。噴壹些酒精作為消毒,但是酒精只能消滅大部分微生物,真菌是消滅不了的。

如果最後壹位客人耳朵裏有真菌或細菌,交叉使用容易造成細菌感染。

而且挖耳店也沒有正規的挖耳培訓。壹不小心就會戳到外耳道或血管,導致耳朵疼痛出血,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如果不小心發現挖耳事故,比如耳膜被刺破,也可能影響聽力,引起流膿出血。

我們耳朵裏的“耳垢”,也叫“耵聹”,是人類外耳道皮膚中的耵聹腺分泌的壹種物質。壹般有兩種形式,壹種是幹耳垢,類似於頭皮屑。我們耳朵裏的大部分耳垢都是以這種形式存在的,另壹種是

我們的耳垢分泌物需要及時清理嗎?

我們的耳道不需要每天清理。耳垢實際上可以幫助我們防止灰塵和飛蟲進入耳道,我們的耳朵有自我清潔系統。日常生活中沒有必要過多的清潔它們。大部分的耳垢會通過外力排出,比如咀嚼、吞咽,會帶動耳道蠕動,從而排出耳垢。

少數情況下,由於灰塵過多或耳道狹窄,耳垢凝結成壹團,會堵塞外耳道,影響聽力。這時候就需要去正規醫院,用專業的工具清洗。

這時候最好不要找家人朋友幫忙,也不要盲目掏耳朵。操作不當可能會劃傷耳道或損傷耳膜,還可能將耳垢推得更深。

平時如何預防外耳道真菌感染?

1.盡量不要讓水進入外耳道。如果有水進入,搖晃耳朵,及時用吹風機吹幹。

2、平時不要用硬硬的東西清理,手指、毛巾、棉簽都不好。

3、不要長時間戴耳機或耳塞,定期清理耳朵裏的東西。

4.如果非要帶耳朵,去專業正規的地方或者醫院。

綜上所述,不要只摳耳朵!

感謝瀏覽,收藏藥櫃,數字健康,引領未來,關註/喜歡/轉發/收藏,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