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過後,我帶著父母和孩子回老家玩,踏上了熟悉的故土。天然的綠色毯子壹直鋪到天邊,剛剪完毛的羊灑滿了喜悅,泉水還是那麽香甜可口...家鄉的緊張感在清新的空氣中突然釋放,身體的每壹個細胞都融入了天地自然和諧的氛圍中,舒展開來。
當我來到沙漠中的梭邊林時,壹股濃郁的新鮮蒿草的味道突然撲鼻而來。“今年的艾草長得很好,”父親平靜地說。我看著滿是沙溝的蒿草,不知所措:家鄉有那麽多的蒿草,壹年壹年地生長枯萎,然後等著我回來“認親”。本來就健忘的我,童年和艾草的記憶壹下子被喚醒了:想起小時候的夏天,勤勞的爺爺背了壹大捆艾草給牛羊熏蚊子,奶奶把端午節日出前采集的艾葉擰成細線,告訴我們壹年不要招蟲蚊子,涼亭的墻上常年掛著曬幹的艾草辟邪......關於我童年的許多有趣的故事在艾草的記憶中回放。
在父母的引導下,我分清楚了:沙坡的艾草是幹艾草,顏色是灰色的,和周圍的苦豆苗、艾葉有點難以分辨;草地上的艾草和綠草壹樣,混在草叢裏。艾葉的藥用功效比艾葉更強。現在想起來,我們的童年,我們從未生病的時候,和每天聞艾香的空氣,喝艾草味的水有很大關系。在我忘記艾的那幾年,我的身體也發出了不適的信號,似乎在和我抗爭。
每個人都有回不去的童年。然而,艾的氣味卻隱藏在他的記憶深處。經過多年的變化,它終於在今年夏天再次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