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吃什麽中藥養生?下面是我給大家介紹的七種中藥湯,讓大家養陰防燥!
1,玄麥甘桔湯
材料:玄麥6g,麥冬10g,甘草3g,桔梗3g。
將以上藥物練好,用開水沖泡。
功效:滋陰生津。用於陰虛者如口幹咽燥、咽痛聲音嘶啞、便秘等。
2.西洋參湯
材料:生地20g,西洋參10g,三七5g。
做法可以單獨燉或者加半斤雞,* * *配燉服。
功效秋季冠心病、心絞痛或心律失常:心悸氣短、體倦多汗、口渴咽幹,尤其是夜間,睡眠不安。
3.二冬參地骨髓湯
材料:天冬、麥冬各30克,生地30克,生地黃30克,西洋參12克。
方法和做菜壹樣,可以加半斤豬腿骨。
功效:滋陰補髓,強身健體。治療秋季氣血不足,面部衰老,皮膚粗糙,咳嗽,便秘。
4.雙冬湯
材料:麥冬30g,蘆筍30g,龍眼肉15g。
工作方法
1)冬筍去殼、去皮、老根;
2)放入開水鍋中略煮,然後取出切成薄片;
3)將水發香菇去蒂,去沙,洗凈,用刀片切片,放入同壹盤中;
4)湯鍋大火,舀入600g蘑菇湯,燒開,撇去浮沫;
5)放入竹筍和香菇,加入精鹽,再次煮沸,撇去浮沫;
6)加入味精,倒入湯盆中,倒入香油。
功效:滋腎潤肺,滋陰清熱。適用於秋季肺陰虛引起的勞咳、痰稠、幹咳、便秘。
5、山藥銀耳湯
材料:山藥片30克,銀耳10克,百合80克。
做法以上材料用水煮,熟了會放適量的糖。
功效:滋陰潤肺,養血潤燥。
6.蓮子湯
材料:蓮子60g、芡實40g、麥冬30g、枸杞20g、蜜棗適量。
做法以上材料用水煮。
功效:清心安神,固腎澀精。適用於秋季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心悸、腰痛、乏力。
7、涪陵川貝梨花湯
材料:雪梨1個(中等大小),川貝20個左右,銀耳1個,冰糖8個左右。
工作方法
1)將川貝母用清水浸泡約10分鐘,將浸泡過的水倒掉。泡川貝母的水有微苦的味道。
2)雪梨洗凈後切成壹口大小的塊,銀耳撕成小花,冰糖和泡好的貝母放入大碗中(微波爐專用),倒入不能用的清水。
3)碗表面蓋壹層保鮮膜(不需要打洞),放入微波爐中用大火打7分鐘。
功效:健脾和胃,利尿祛濕,寧心安神,潤肺止咳。適用於秋季咽幹、久咳、大便幹燥、皮膚幹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