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得晚,晚上睡得早。
中醫理論認為,人與自然是壹個整體,人要適應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休息。太陽升起的時候,人體的生物鐘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這就意味著妳該起床了。
早點吃早飯,早點吃晚飯。
人在睡覺的時候,消化系統還在努力消化壹天所吃的食物。如果妳太早吃早餐,會使妳的消化系統疲勞。睡醒後可以先喝壹點水,然後不慌不忙地準備早餐,給消化系統留出足夠的休息時間。
早上吃得硬,晚上喝得稀。
這裏的“硬”吃早其實不是指味道硬的東西,而是營養豐富、能量高的食物,如瘦肉、谷類食物等。但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還要考慮食物是否易消化。晚飯後,人的活動會減少。為了避免食物堆積,要少吃,選擇消化好的食物,粥比較好,肉類和辛辣食物最好避免。
早上喝水,晚上喝蜂蜜。
中醫有句話:“早喝鹽水晚喝蜂蜜”。鹽有清熱涼血、解毒滋腎的作用。早晨起床後空腹喝壹杯淡鹽水,有助於降火益腎,緩解便秘,改善胃的消化功能,對上火咽喉痛者也有好處。但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腎功能不好的人要謹慎飲用。
早上晚鍛煉,晚上早鍛煉。
選擇運動時間的壹大原則是:不見太陽不運動。所以晨練要等到太陽出來,晚練要在太陽下山之前。這樣才能保證人體內的陽氣不被破壞。所以冬天晨練的時間比其他季節晚,晚上的鍛煉比其他季節早。
早上安靜運動,晚上多運動。
有些人喜歡做操和拳擊,而有些人喜歡跑步和跳舞。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選擇不同的鍛煉方法。早上人剛從睡眠中醒來,全身還處於“抑制”狀態。適當的運動有助於恢復活力。但是人體的覺醒需要壹個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早上不要做比較劇烈的運動,可以做早操,打太極。
早起曬太陽,晚上泡腳。
日光浴有助於補鈣,振奮精神。建議早上多曬太陽15分鐘,有助於提高人體維生素D水平,促進鈣的吸收。熱水泡腳有助於血液循環,提高睡眠質量,建議睡前進行。壹天的活動下來,晚上感覺很累,肝腎急需休養。這個時候,最好的調理方法就是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