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裏湖景區人文景觀眾多,有摩崖石刻、道教觀念、藝術建築、文物古跡20余處。湖光山色中,歷代名人題字較多,如《任題字》、《萬年皇帝》、《第壹蓬萊》、《碧水丹山》、《觀瀑》、《九鰭飛雲》、《飛雨驚雷》等,古樸、大方、渾厚。湖邊的九仙道觀、水晶宮、玉皇樓、迎仙殿金碧輝煌。將軍府、觀瀾、瀑布、鄉情、愛情五館,依山傍水,精致典雅;景區內的何仙宮、朱權廟、梳妝臺、湖光閣等遺跡,是遊客追憶往事的好去處。宋孝宗皇帝給“神仙水靈”的金匾上了壹個“神仙泉”,甘甜清澈,不工作就不漲,令人嘆為觀止。山門是新建的花崗巖牌樓,廣場是新擴建的花崗巖地面。烈日下,廣場邊停了很多車,很多遊客在買票。這是2009年6月25日下午,10。山下依然烈日炎炎,但山上涼風習習。
從仙遊縣城出發,向東北方向行駛,可以看到遠處連綿不斷的群山,像北方的石山,拔地而起,沒有過渡,但車在山腰盤旋,可以感受到深深的林溝。這種山翻過去就以為是下坡,其實是山地平原。地裏剛收割完水稻,小溪拐角處長滿了雞尾草,道路兩旁長著茂密的竹子。如同世外桃源,山門豁然聳立。
湖在哪裏?環保車開出來不久,山巒起伏,山谷幽深。我棄車走下山,水面出現了。壹開始是小水庫,高壩,曲拱。導遊告訴我,水庫剛建好,晚上蓄水,白天放水,保證瀑布景觀。
山谷開闊,巖石邊有寺廟和梯田;水面上有石橋和大石頭。那是壹個周末,我的山谷裏擠滿了遊客。導遊提醒我們看河床上的洞穴,有的像鍋,有的像水缸,有的像盤子,有的像腳印。它們形狀各異,精美絕倫。據介紹,這是壹處喀斯特地貌,那些大小不規則的洞穴是古代冰川的遺跡。遊客坐在湖邊看冰室和冰洞,就像坐在懸崖邊上壹樣。長達3公裏的冰川峽谷斷裂,從而在這裏形成了壯觀的瀑布。
畢竟我們是下去看瀑布的,剛好看到珠簾裏“午虹晴雨”的景象,瀑布中間倒映著壹道彩虹。九裏湖有九個瀑布。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遊九裏湖日記》中感嘆道:“即有匡廬、雁、龍三疊,各擅勝場,而不似此山皆小。”廬山的三疊泉和雁蕩山的龍橋都各有特色,但都沒有九裏湖的瀑布復雜多變、集中。九礦瀑布,除了第壹個“雷雷”在九裏湖上遊,其他八個瀑布都在湖下峽谷裏,從第二個到第九個分別是:瀑布、珠簾、玉柱、石門。
在九裏湖看瀑布,還可以同時觀看山墻上的名人題字,很多都有上千年的歷史。《九天珍珠玉》是宋代四訪的蔡京題寫的,蔡京是福建仙遊人。“任曹凱題詞不絕,歷經滄桑仍有此湖。”湖中的壹些巨石上還刻有名人題字。
第五個瀑布落入深潭,湖水碧綠。峽谷上建有高10米、長80米的大壩,崖下有閘室。仙遊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建成說,這是壹條長2345米的引水隧洞。陳建成負責旅遊業。他介紹,挖引水隧洞解決了旅遊開發和水力發電的矛盾,既能保證九裏瀑布奇觀的重現,又能滿足山後榜頭鎮農田灌溉和群眾生活用水的需要,實現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湖面上有壹座索橋,壹些新人正在上面拍婚紗照。橋的另壹邊,爬上山就是東風寨遺址。上山的路是用白色花崗巖條鋪成的,從下面看就像壹架梯子。東風寨懸崖聳立,古木參天,俯瞰山下,峽谷與盆地相連,豁然開朗。環保車可以直達東風寨景區。九裏湖是道教的重要場所。相傳漢武帝時,安徽廬江有個太守叫何,是淮南王劉安的部下。何的九個兒子因為反對他參加淮南王之亂,逃到這裏隱居。他們煉丹濟世,幫助眾生,跨鯉成仙,故名九裏湖。由於九兄弟成仙的時間比八仙早1000多年,古人還在湖邊的巨石上留下了“天下第壹蓬萊”的題詞。
湖邊古樹成蔭,道觀依山而建。九仙道觀、水晶宮、玉皇樓、迎仙殿金碧輝煌。九仙道觀,又稱頓悟寺,位於石湖北岸。這座寺廟建在壹塊巨大的巖石上,底部是空心的,與湖泊相連。古人稱之為“蛤蟆洞”。該寺始建於宋惜春年間(1174-1189),宋孝宗趙昚授予“神水靈智”匾額。
這些寺廟主要供奉九位神仙。與其他寺廟不同的是,寺廟兩側有席子,遊客枕著行李躺在那裏休息。導遊是個貴州姑娘。她強調他們在睡覺,想做夢。當他們醒來時,他們請壹個道士來解釋他們的夢。這些熟睡的遊客大多像做生意的女人,包裏裝著香蠟裝水果。在通往玉皇樓的石階上,我們還看到壹群200多人組成的香客,都是上了年紀的婦女,胸前掛著“98拜香”的牌子。石獅的壹位老太太熱情地回答說:明天(農歷九月初九)是宮的生日。
據說九仙非常有效,會給虔誠的朝聖者帶來夢想和方向。朝聖祈夢可以加六福,即加福、加財、加福、加財。九裏湖道觀的祈夢文化自宋代開始流傳。近代所有的達官貴人、詩人、詩人和壹些政治家都曾來此遊覽、祈夢,留下了許多有趣的驗夢故事。明代“江南第壹才子”唐伯虎夢見“神仙”在這裏給了壹萬塊墨錠。後來他的文學思想有了很大的進步,繪畫技巧也有所提高。後來,他在蘇州建了壹座“夢墨亭”作為紀念。
除了睡在廟堂的底層,廟堂旁邊還有專門的仙堂和祈夢樓,供遊客入住,為自己的夢想祈福。我們特意上樓參觀了壹下。有的地板鋪好了,有的用小房間隔開,有的可以租床上用品,有的自帶床上用品。他們中的大多數似乎是睡覺而不是睡覺。幾個時髦的家夥在打牌。他們是閩南人。
九裏湖是中國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壹。據信,九位仙人得道後,用他們的夢想照亮了世界。九裏湖景區管委會的同誌認為,祈夢文化作為壹種預測未來的民間方式,具有獨特的旅遊開發價值。陳建成說,下壹步要在湖邊建壹個文化體驗廣場。根據九仙煉丹的傳說,徐霞客和紀曉嵐的九裏湖遊記和唐伯虎和馮夢龍的夢幻故事將聚集在壹個地方,建立壹個文化雕塑園。同時將建設中國道教學院和中國夢文化研究院,打造中國夢之都。遊完湖祈夢,還可以去麥歇巖。被宋代理學家林光潮譽為“小武夷山”的麥歇巖,進入山口,面對壹塊巨石,題寫“古橋山”四個字,據說是元世祖忽必烈為隱士林碧清題寫的。因為是數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花崗巖地貌,所以整座山多山,氣勢磅礴,各種奇石象形。上山的路都是花崗巖石板鋪成的,山頂附近還新建了壹個小水庫。導遊說,九裏湖到水庫的盤山公路已經修完了,以後會在周圍的山上建別墅和康復中心。山頂有遊客,懸崖邊有護欄。我們得趕緊嘆氣。
不僅是石怪,連山洞都奇怪。仙人洞位於麥斜巖寺下,又名紅軍洞。1930年6月,鄧子恢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108團在這裏成立,這個窯洞作為團的會議室。目前洞穴上方有壹座“麥之光斜”紀念亭,是莆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麥蟹巖是九裏湖風景區的壹部分。九裏湖在山上,上面是壹個叫中山鎮的小鎮。中山是高山平原鄉,轄16個村,總人口3萬。由於獨特的地貌、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旅遊資源,仙遊縣決定利用地緣優勢,抓住兩岸交流合作的機遇,以九裏湖為龍頭,將中山鎮發展成為生態度假小鎮。九裏湖黨工委書記也是中山鎮黨委書記。
去麥斜巖是初二,也就是農歷九月初九。中山鎮黨委書記、九裏湖黨工委書記林金濤到湖亭村參加老人節座談會。他告訴我們,為了配合“大九裏湖”景區的開發和湖亭村的新農村建設,他計劃在湖亭修建壹條3公裏長的民俗風情街,轉移九裏湖景區內及周邊的農村人口。
中山鎮正在編制旅遊名鎮總體規劃,面積50平方公裏。陳建成說,雖然九裏湖管委會只有20個員工,三個牌子,壹套人馬,但圍繞這項工作,是壹個100人的團隊。為加強與武夷山、雨花洞並稱“福建三絕”的九裏湖的開發,該縣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道路、小型水庫、景區等基礎設施已建成。他們的口號是“海上媽祖,山上九仙”,最終將中山打造成大九湖的生態休閑度假勝地,是水鄉、道家養生、海峽之戀的夢想之城。
陽光明媚地照在山上,卻清新溫暖;小鎮在九裏湖和麥斜巖之間的平壩上,車水馬龍,也很安靜。路的兩邊,可以看到大片的優質稻田,綠色的蔬菜,臺灣省甜柿子,中藥材,優質茶葉等基地,都是綠色,黃色,紅色。除景觀外,小鎮已開始形成邢臺果園、超級現代農業園、臺灣省農民創業園三大農業觀光區。
從水利風景區到生態休閑度假小鎮,夢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