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不僅醫術高超,而且涉獵廣泛。他可以使用藥物、針灸、艾灸和外科手術...他被當時的人們譽為“神醫”,說他有起死回生的能力。然而,這樣壹位名醫在去世時留給他的兩個徒弟的藥方,並不是治病的藥方,而是養生的藥方。
華佗傳給弟子的兩個藥方是“預防”。壹個是《漆葉粘散》,壹個是《五禽戲》。
《黃帝內經》最早記載了“未病先防”。“都說聖人未能治病於病前,未能治病於無亂。這也叫。醫生的病成了藥,紊亂成了治……”,意思是聖人治病“未病先治”。如果他們等到疾病發生的時候,那就和他們口渴的時候挖井壹樣晚了。即使是華佗這樣的神醫,遇到了束手無策的大病,也會忍不住發出“要是早點治就好了”的感慨。
漆葉綠粘粉早就失傳了。據研究,它是由玉竹或黃精制成,對於津液不足、經常熬夜傷陰的人來說,是很好的保健藥方。五禽戲流傳至今。
五禽戲是華佗長期觀察動物生活習性和運動休眠的習慣。他根據人的生理功能,總結、歸納、進化出壹套行之有效的仿生技術。分別是虎、鹿、熊、猿、鳥,這是壹套可以鍛煉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運動,好處多多。據《後漢書》記載,華佗的徒弟烏普依法鍛煉後,90多歲仍耳聰目明,牙關緊咬,是歷代朝廷重視的體育項目之壹。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五禽戲作為壹種醫療體操,不僅可以拉伸人體肌肉和關節,還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1982中國衛生部、教育部、國家體委發布通知,將五禽戲作為醫學類推廣的“健康體育課”內容之壹。2001年,國家體育總局委托上海體育學院對五獸戲進行整理和研究,編撰出版了《健身氣功五獸戲》,這也是當今比較“權威、正宗”的版本。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網上找視頻。
練五禽戲也有方法。陶弘景在《養生延壽錄》中說,也就是說,練習的時候,不用太在意用力的程度和練習的次數,出壹點汗就可以了。
“健身氣功五禽戲”建議妳在練習時要放慢呼吸,調整呼吸頻率,這樣也能對內臟起到按摩作用。還有,要放松身體和肌肉,穿寬松的衣服,這樣動作才會更連貫。
當代人生活壓力大,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各種腰疼頸椎疼...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每周抽時間練習3-4次,每次半小時左右,既能緩解身體疲勞,又能放松精神。為什麽不呢?
我是涪陵,也是中醫。為大家提供普及中醫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有用幹貨。記得常來看我~
參考資料:
1,五禽戲,百度百科;
2.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健身氣功五禽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