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國醫大師健康視頻

國醫大師健康視頻

作者簡介:石學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醫針灸專家,國醫大師。

中醫往往將“氣血”相提並論,因為二者都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血主於心,藏於肝,統壹於脾,分布於肺,根源於腎,與五臟關系密切。只有血液在人體內有規律地循環,才能充分發揮滋養臟腑的作用。

血是從哪裏來的?由養氣和津液組成,兩者都來自脾胃化生的細微水谷,所以中醫說“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黃帝內經·靈樞·厥氣》中說:“中焦從氣中取汁,變化而變紅,謂之血。”如果脾胃出了問題,水谷不能運化,氣血沒有來源,就會出現血虛的問題。

俗話說“男人養精,女人養血”,可見血對女人來說更重要,血足以讓她們面色紅潤,肌肉豐滿,頭發潤澤有光澤,這是女人美麗容顏的基礎。

而且,血液與女性生殖功能有關。無論是月事,還是生命的誕生,都需要充足的氣血作為基礎,就像播種需要肥沃的土壤壹樣,所以血虛的女性往往月經量少,經期延長或紊亂,甚至閉經不孕。

怎麽補血養血?除了註意日常飲食營養,保證化生和氣血的食物供應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穴位補血。雪海、三陰交、足三裏都是補血養血的好穴位。

俗話說“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血海屬於足太陰脾經,脾經產生的血液聚集於此,具有化血為氣,運化脾血的功能。《針灸處方六集》說:“壹面將病人的手放在膝蓋骨上,指向內。剩下的四個向外指,大手指末端是個洞。”

本文介紹壹種簡單的血海取法:手掌對側壓膝,手指向上,拇指向大腿內側傾斜,拇指尖指血海。

每天早上9 ~ 11上午,足太陰脾經是最旺盛的時期。這個時候按摩血海的效果是最好的。可用手掌10秒連續拍打3 ~ 5次,或用指尖按壓3分鐘左右,穴位處有酸麻感即可。

三陰交穴是婦科常用的穴位,屬於足太陰脾經,是肝、脾、腎的交點。具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作用。

取穴時,除拇指外的四指並攏,小指放在內踝高點,食指上緣為三陰交穴,可用指壓、按摩、揉搓等方法。力度不宜過大,時間以3 ~ 5分鐘為宜。

如果選擇搓,最好是和太溪壹起搓,這樣可以同時補充先天和後天的氣血,既益氣又養陰。

足三裏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具有補益氣血、滋養元氣的作用,是保健的常用穴位。

足三裏可單向取法:屈膝,除拇指外的四指並攏,食指第二指骨置於外膝眼中央,四指向下,小指下緣距脛前脊外緣1。

操作方法很簡單: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或用彎曲的拇指和指關節敲打,或艾灸。足三裏壹側按摩時間為3 ~ 5分鐘,艾灸時間可適當延長至5 ~ 10分鐘。

堅持按摩這三個穴位,可以養血補血。我覺得穴位按摩比食療好,不僅操作簡單,而且沒有那麽多註意事項和禁忌,適合大家學習。

點擊下方標題,閱讀更多健康知識:

壹家三口相繼患癌,得了癌癥才明白:這十條才是防癌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