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鑫副主任醫師
春天是人體陽氣上升的季節。按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要適應此時“春長、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變化,使楊燦興起、蔓延。中醫認為,春季屬木,對應肝,肝膽為表裏,所以春季養生應以調理肝膽為主。早敲膽經,晚揉肝經,是最方便的調養方式。敲揉方向遵循“循經補,逆經瀉”的原則。通常以肝氣不足、膽氣不足較為常見,所以瀉肝經、補膽經應為主要方法。
《黃帝內經》說:“十壹臟皆靠膽”;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膽子大了,春天升氣就少了,生在春天,壹切就平安了”。當膽氣不足時,會出現失眠、口苦、常嘆氣、驚恐、焦慮、乏力等癥狀。早上敲打膽經可以增強其功能,刺激膽囊分泌和排泄膽汁,使食物更好地轉化為氣血,楊燦得到提高。膽經起於外眥瞳點,從頭至足,下至足四指外側的開足陰穴,分布於我們的頭部和身體兩側。它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在臟腑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打膽經從大腿外側開始,兩手空拳,上臂發力,沿褲子外縫位置自上而下敲打,主要打環跳穴(髖關節附近)、石豐(中指手指自然下垂處)、中渡穴(石豐穴下2寸)、陽關穴(膝外),並敲大腿兩側,每側5-6544。
春季木旺,容易引起肝火,出現急躁、頭暈、目赤、口苦、口臭、失眠多夢等癥狀。晚上是肝臟排毒的黃金時間。這時候推肝經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疏肝理氣,改善睡眠。足厥陰肝經起於大拇趾側趾趾甲角旁的大敦穴,循經自下而上,至胸下奇門穴。按揉肝經時,雙腿彎曲張開。從左腿開始,雙手按在大腿根部,從陰連(大腿前側)開始,然後用壹點力穿過祖武裏、銀豹、曲泉,推至膝關節(膝蓋內側附近)。按揉3~5分鐘,然後換右腿。
雖然拍打、揉搓肝膽經絡有很多好處,但是要註意不要飯後馬上做;女性經期少敲門或不敲門,孕婦禁止敲門。另外,晚上11後不要拍打、揉搓,以免興奮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