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巨嬰的四種表現是什麽?
1,情緒失控
在認知心理學的定義中,情緒的特點是沖動,導致壹些個體失控,這也是很多人容易情緒失控的原因。
我們說管理情緒,並不是指壓抑情緒。抑制過度會導致監測的隱患,比如腸胃問題,內分泌失調。
管理情緒,首先要改變認知和思維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愛麗絲在他的情緒ABC理論中提出了認知決定情緒的概念。他認為,壹個人對刺激事件的認知和評價決定了他的情緒和行為。當理性大腦無法取代感性大腦的時候,妳的情緒就會被無限放大。
2、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由於成長的缺失,情感巨嬰在面對自己的欲望或禮儀問題時,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
以自我為中心,看不到好的風景,只會讓妳陷入焦慮和煩躁的漩渦。
3.避免錯誤
感性錯誤,理性大腦戰勝不了感性大腦,但理性大腦正常工作。
我不想承認什麽,但我總是習慣用反駁來面對很多問題。感覺外面的世界不安全,需要自己撒開荊棘去對抗。
4.情緒和狀態穩定性差。
情緒有時候就像壹個黑洞,吸幹妳身邊的人,尤其是妳最親近的人,隨時讓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買單。
這兩條生活法則並不是養生的秘方,而是壹種非常簡單的生活方式。
規則壹,不要把精力浪費在瑣事上;第二條,壹切都是小事。
人生總是自找麻煩。如果讓自己的情緒介入,生活就像壹團亂麻,心情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壹個人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是最好的練習。
如何與情緒化的巨嬰相處
1,看看他們“缺什麽”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如果回到《起源之家》,我們通常會發現,情緒巨嬰的父母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在他們的童年,會面臨很多的否定,打擊,忽視,不知道如何認清自己的情緒。
如果這個情緒化的寶寶恰好是妳比較在意的家人,妳不妨“看看”他的心情,妳壹定要告訴他:“我知道妳心情不太好。我知道妳可能受傷了。需要休息嗎?”這些話會在壹定程度上彌補他童年情感的缺失。
2,劃清界限,不要做過激的事情。
人是壹種能總結經驗的動物。很多時候,當情感巨頭發現自己的“小動作”似乎還挺有效的時候,他們就會故技重施,在壹次又壹次的沖突中把情感作為武器。
當妳被情感巨嬰攻擊時,妳首先要意識到,他們不是在攻擊妳,而是在掀開他們童年的情感傷口,用妳聽不到的聲音說:來照顧我吧!過來餵我!
這個時候,邊界感就顯得尤為重要。妳跟他拼命,其實是變相滿足了他不合理的期望——但治不好他。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對方:要想解決問題,先收斂情緒。
3.示範如何識別情緒,面對問題的本質。
誇張點說,情感巨嬰往往呈現兩個極端的群體,壹個是缺少愛和母親的群體,壹個是被父母過度保護或溺愛的群體。
所以這兩類人,壹類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情緒從哪裏來,要去哪裏;另壹種情感是被父母照顧的。
總之,沒有人有管理情緒的能力。所以,作為身邊的人,我們其實應該成為他們的“模範父母”,用包容、積極、理性的愛重塑彼此的心靈,在他們情緒即將爆發的時候,給予他們準確的提醒和引導。
人的成長環境確實很“動態”,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希望。所以,童年情感缺失造就的情感巨嬰,絕對不是壹群無法救贖的人。
正因為他們缺少愛,所以他們需要身邊的人用更理性、堅定、睿智的愛來滋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