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尚大師,21代傳人)
保肝湯繼承了道家醫生的養生方法。
古時候,黃帝問廣道教的起源。時至今日,《黃帝內經》已流傳於世。道醫誕生於伏羲的黃老學說,是道家學說與中醫理論的完美結合。它的醫療體系更完備,傳承更正統,療效更好!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撰寫的《論養生之道》,既代表了中醫的思想,又包含了道家文化的內涵,可謂道家醫法。
丘處機專門建立了保肝堂,傳承龍門派道醫的養生方法,成為了保肝堂及其後代世代傳承的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燦爛瑰寶。千百年來,它在增強民族體質、增強道德品質、凈化人們心靈、促進社會進步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藥食同源,養心補心。
龍門派是全真教最重要、最興盛的分支,傳承全真教教法。學校自創辦以來就倡導養生,主要是通過藥食同源的方法來養生,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被古今智者廣為稱贊和認可,是為數不多的絕妙方法。由湯創立的湯,藥食同源,由第二十二代傳人發揚光大。保肝堂名字的定義也體現了道家文化的精髓。寶,寶,天地之間。幹燥,陽光充足,有形無形。幹寶就是利用天地之物,抵禦四面八方之氣,從而達到天人合壹的境界。
(第二十二代弟子秋楓)
以食療為基礎的道教飲食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壹直占有特殊的地位。人們常說“藥補不如食補”,但這句話背後還是有大智慧的。也就是說,通常最好通過藥食同源的食物來養生,因為藥食同源的食物既安全又有效。保肝湯的藥食同源養生理論是建立在天人比較的基礎上的。在道醫看來,天地生人,人被賦予天地靈氣,所以是天下最貴的。既然人是天地之精,那麽利用天地之間最精華的礦物質、植物甚至動物,自然可以達到滋養生命的目的。於是就形成了“吃什麽,補什麽”的概念。
在800多年的發展中,保肝湯並沒有形成壹套完整的定型教餐,但它追求壹種寧靜的心境,領悟自然之理,調和陰陽五行,推崇藥食同源,以食養生,對中國道教醫學和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希望這種保健方式能逐漸融入更多人的生活,讓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