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 10出生在江西九江的壹個小縣城,父母都是下崗工人。因為父親常年身體不好,家裏所有的收入大部分都用於父親每年的醫藥費。盡管父母勤勤懇懇的栽培,努力工作,微薄的收入還是讓這個家捉襟見肘,他們經常為了我的學費鬧事。每到寒暑假,我就靠自己給別人做短期工來收學費。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蔣勇並不是因為貧窮而安於現狀,而是對生活的艱辛心存感激,這讓蔣勇理解了父母的難處。我為母親付出了太多。雖然她給不了我物質上的要求,但她教會了我如何做壹個感恩、負責、有擔當的男人。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成長經歷,蔣勇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1996,中專畢業後,蔣勇不得不像壹個在千千完全沒有背景和經驗的年輕人壹樣外出工作。他的第壹份工作是在福建南安水頭壹家服裝廠當裝卸工。18歲的他,每天裝卸20多個集裝箱,夏天用近50攝氏度的集裝箱搬運,衣服從來沒有完全做好。那時候的生活很苦,但也很苦,也很享受。喜歡寫詩,他每個月都可以去服裝廠的集團企業報。雖然只有豆腐那麽大的地方,卻能讓他表達出農民工的喜、怒、哀、樂。直到1998年九江發生百年壹遇的大洪水,他毅然回到家鄉,保護家人免遭洪災。
抗洪之後,1999壹個偶然的機會去了浙江溫州,因為他學的是市場營銷和企業管理,經過多次申請找到了壹份業務員的工作(當時江西人在溫州找工作特別難,很多企業招聘的時候都用了江西人不要的口號,就是那個時候蔣勇暗暗發誓要做壹個成功的驕傲的江西人)。而這個“業務員”職業做了15個春秋;正是十五年“業務員”經歷的積累,為蔣勇日後帶領團隊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