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夏季養生有什麽好處和壞處?

夏季養生有什麽好處和壞處?

夏季養生有什麽好處和壞處?

軟飲料、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會對腸胃造成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如果大量飲酒,還會加重肝腎負擔,影響肝腎功能。所以要少喝飲料,多喝水。

年老體弱者活動量少,體內含水量相對較少,每天要補充2500毫升左右的水分。早上空腹喝500毫升水,不僅可以沖刷胃腸道,還可以稀釋濃縮的血液,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喝水半小時後,水已經進入血液循環,這時候吃會更香。據美國生理學博士約翰介紹,研究發現,20℃至25℃的開水與生物體細胞中的水非常相似,容易被人體吸收,代謝速度快,並能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的量,不僅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還能促進體內脫氫酶活性,及時清除肌肉中的乳酸,消除疲勞。豆漿和淡茶也是盛夏補水的好飲品。

夏天的晚上,有些人為了降溫,喜歡睡在磚地板或水磨石地板上,這就是所謂的“地面空調”。但由於圬工涼,透氣性強,濕氣積聚,容易因寒濕引起關節炎和多種內傷。

不適合“急冷”。酷暑歸來後,有些人喜歡洗冷水澡來“快速降溫”,以便盡快排除汗水和熱量。但由於人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量,這樣會使全身的毛孔迅速閉合,熱量無法散發,滯留在體內,引起高燒。同時,還會因大腦毛細血管快速收縮而造成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甚至引起休克。因此,暑熱歸來後不宜立即洗涼。比較好的方法是清洗部位,比如手和臉,這樣汗液會逐漸退去,帶走身體的大量熱量,然後再采取進壹步的降溫措施。

夏天氣溫高,城市生活的快節奏讓人感到緊張和壓抑。頭痛頭暈已經成為夏季高發的“城市病”。據介紹,頭痛壹般分為緊張性頭痛、偏頭痛和與其他神經或器質性原因有關的頭痛。其中,緊張性頭痛在城市中最為常見,約占總頭痛的80%至90%。每當頭疼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消極的忍的態度,以為忍壹會就過去了。專家指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頭痛往往是很多疾病的信號,要及時找出病源,對癥下藥,不可大意。

醫生建議,為了預防頭痛,夏天天熱時要註意安排規律的作息時間;空調房要保持空氣新鮮,經常通風;同時,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強光或噪音下。壹旦頭痛,應換到陰涼、安靜的環境,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在炎熱的夏季,約16%的人會出現情緒和行為異常,尤其是中老年人。醫學上稱之為“夏季情緒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緒易怒、發脾氣、心情不好、行為古怪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夏季情感障礙”的發生與氣溫、出汗、睡眠時間不足和飲食有密切關系。當環境溫度超過30℃,日照時間超過12小時時,情緒障礙的發生率明顯增加。再加上出汗過多,人體內電解質代謝紊亂影響大腦神經活動,導致情緒和行為異常。古代的夏季養生主張:“呼吸、禪定常如兆雪於心”。人們常說,心態平和自然爽,這是有科學道理的。夏天白天長,晚上短,而且因為熱,我壹般睡得很晚,晚上的睡眠時間可能不夠。中午可以睡午覺,睡午覺補充壹下。午睡有益健康,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研究人員發現,午睡可以平衡體內激素的分泌,使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降低30%左右。有些人試圖保持涼爽,睡在風口或電風扇旁邊,有些人整夜開著空調,這讓他們在那個時候感覺很舒服。但入睡後,他們的皮膚肌肉松弛,汗毛孔還在擴張,很容易感冒。睡眠質量對緩解“苦夏”很重要。

仲夏夜睡眠時間短,老弱病殘要早睡早起,每天盡量保持7小時左右的睡眠。早晨起床後,在初升的太陽下,做戶外運動以適應陽的生長。中午氣溫最高,適當午睡可以彌補晚上睡眠時間的不足。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在炎熱的夏天睡個午覺可以降低腦出血和冠心病的發病率。

夏天要特別註意飲食衛生。由於溫度高,剩菜容易被細菌汙染,最好不要。吃的話也必須經過高溫處理,生吃的水果要洗凈去皮。做涼拌菜時,菜壹定要洗幹凈,最好用開水焯壹下;用於切熟食的刀和板應與切生肉和生菜的刀和板分開;涼拌時要放些蒜泥和醋,既能增加食欲,幫助消化,又能殺菌解毒,預防腸道傳染病。制作冷飲時,用冷開水代替生水。夏天,老人最好不要吃地攤上的食物,以免食物中毒。

夏天,人的神經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經常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情況。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蛋類、奶類、雞、魚、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膩食物。夏季人體水分和鹽分流失較多,可以適量喝壹些淡鹽水,但不要喝太多水。經常喝綠豆湯、紅豆湯、米茶,不僅能防暑清熱,還能排毒開胃。喝有保健功能的茶,往往有解暑提神的功效。常見的養生茶有:鹽茶、菊花茶等。

中醫認為,苦的食物壹年四季都要適當吃,尤其是夏天。著名的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暑、消除疲勞、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的作用。鮮苦瓜茶飲對中暑發燒有壹定療效。現代醫學發現,苦瓜中有壹種活性蛋白質,能有效促進人體內免疫細胞殺死癌細胞,具有壹定的抗癌作用。此外,它還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被營養學家和醫師推薦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絲瓜也不錯。絲瓜苦中帶甜,性涼微寒,瓜肉鮮嫩。可煲湯或炒肉,有清熱化痰的作用。還有苦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甘露醇、膽堿、酒石酸等成分。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白血病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普通芹菜也有明顯的藥用效果。芹菜味甘苦,微寒,有清熱利濕、平肝涼血的作用。經常食用對痰多咳嗽、牙痛、眼睛腫脹有很好的輔助作用。芹菜還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血壓。將鮮芹菜用水煎服,或用沸水煮鮮芹菜,絞汁,對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患者食用後有明顯療效。生菜在夏天也是壹道好菜。萵筍味苦甘,微寒,有清熱化痰、瀉火解毒、益氣寬胸的作用。對胸膈刺激、咳嗽多痰、食欲不振、乳汁不通、大小便不暢的患者有輔助作用。

此外,苦丁茶雖非食品,但具有清熱解毒、殺菌化痰、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提神醒腦、明目益智、減肥、防癌防輻射、活血降脂、降膽固醇的作用,是涼肝散血、止痛消炎的良藥。

1,最佳調味品——醋:

夏季涼爽炎熱,出汗多,多吃醋可增加胃酸濃度,幫助消化吸收,促進食欲。醋還有很強的抑菌能力,可以在短時間內殺死化膿葡萄球菌。可預防傷寒、痢疾等腸道傳染病。在夏天,人們容易疲勞、困倦和不適。多吃醋會很快緩解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

2、最好的蔬菜——苦菜:

夏季高溫高濕,常使人無精打采,疲倦乏力,胸悶頭暈,食欲不振,身體消瘦。這個時候吃苦菜大有裨益。中醫認為,人之所以夏天不開心,是因為暑熱挾濕,既傷腎氣又困脾胃。苦味食物可以通過其補氣、強腎、健脾和燥濕的功能來平衡身體功能。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苦菜中含有豐富的生物堿、氨基酸、胡黃連苷、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消暑、解熱、除煩、提神、健胃的作用。苦瓜、苦菜、生菜、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都是不錯的選擇。

3、最好的湯——番茄湯:

夏天喝番茄湯,既能獲取營養,又能補充水分,壹舉兩得。番茄湯(煮熟冷卻後飲用)含有番茄紅素,具有壹定的抗前列腺癌和心臟保護作用,最適合男性飲用。

4、最好的肉——鴨肉:

不要以為夏天只吃清淡的食物,夏天還是可以進補的。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補充劑。在這裏我向妳推薦鴨肉。鴨肉不僅富含人體夏季急需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還能防病治病。秘訣在於,鴨子是水禽,性寒涼。根據中醫“熱則寒”的治療原則,特別適用於夏季多見的低熱、體虛、少食、大便幹結、浮腫等熱、內熱的人群。鴨肉燉火腿海參,燉出來的鴨汁有利於養五臟之陰;鴨肉、糯米粥有養胃、補血、生津的作用,對病後體虛大有裨益;海帶燉鴨子可以軟化血管,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燉鴨子和竹筍能治痔瘡出血。

5、最好的飲料——熱茶:

夏天,飲料是必不可少的。首選不是各種冷飲,也不是啤酒或者咖啡,而是很普通的熱茶。茶葉中含有豐富的鉀(每100g茶葉中鉀的平均含量為綠茶10.7mg,紅茶24.1mg),能解渴,緩解疲勞。根據英國專家的實驗,熱茶的冷卻能力遠高於冷飲,是夏季飲品中的佼佼者。

6、最好的營養素——維生素E:

維生素可以讓妳安全度過夏天,“最好”的桂冠屬於維生素E,德國科學家強調,人在夏天會遇到三大危險,分別是強烈的陽光、臭氧和疲勞,而維生素E可以將這三大危險降到最低。麥芽、麩皮面包、核桃醬、乳制品等食物中維生素E含量豐富,夏季可多安排。如果有必要,還可以服用維生素E的藥丸,每天15-60mg就夠了。

7、最好的運動——遊泳:

夏天最好的運動是遊泳。遊泳不僅能鍛煉手、腳、腰和腹部,還有益於內臟器官,如心、腦、肺和肝等。,對血管特別有益,被譽為“血管體”。此外,由於在水中消耗的熱量明顯高於陸地,遊泳還可以減少過多的體重,達到健美的效果。

8、最好的顏色——紅色:

很多人認為夏天穿白色衣服最好,但其實穿紅色衣服更好。秘密在於,紅色的可見光波長最長,可以吸收陽光中的大量紫外線,保護皮膚免受傷害,防止皮膚老化甚至癌變,而其他顏色(包括白色)作用較弱。至於面料,混紡t恤最好,最佳混紡比是33棉67滌。

9、最好的酷炫“設施”——粉絲:

從健身的角度來說,降溫“設施”是最好的風扇。風扇雖然是“古董”,但它的健身效果是其他任何現代降溫設備無法比擬的。搖扇是壹種運動,可以鍛煉四肢(如果有意識地改用左手搖扇,還可以獲得激活右腦、開發右腦潛能、預防中風的效果)。與此同時,粉絲們得到了最愜意的風。

10,最佳保健措施——睡眠時機:

夏天日照長,早上早,晚上晚。所以,人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時間也要做相應的調整,晚睡早起為好,盡可能定時起床睡覺。“定時”是體內生物鐘的要求。如果能壹年四季定時,就能造成“動態刻板印象”,讓身體有最好的適應性和預定性。在夏天,我們應該給自己制定壹個嚴格的起床和睡覺時間,永遠不要無故違反它,即使是在休息日。

夏季最佳就寢時間為22: 00-23: 00,最佳起床時間為5: 30-6: 30。夏季炎熱的天氣很容易影響人的睡眠,但壹旦養成了定時起床的習慣,就更容易排除氣候對睡眠的幹擾,早上自然舒適地醒來,身體內的生物鐘就不會“出錯”,各種生理節律就能安全運行。

酷暑也是雷暴最多的季節。有句諺語叫“東方無滴水,西方走不動”,意思是夏天的午後,如果東方出現閃電,這裏就不會下雨。如果閃電在西邊,雨很快就會來,躲都來不及。

人們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雨稱為“西北雨”,形容為“夏雨過田埂”、“夏雨過牛背”,形象地說明了這裏下雨時雷雨往往是晴天,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升西落,不晴時路晴。”

夏季氣候炎熱,炎熱多雨,暑濕易乘虛而入,暑氣逼人,心氣易失,尤其是老人、小孩和體弱者,往往會導致暑熱中暑。當妳出現全身乏力、頭暈、心慌、胸悶、註意力不集中、多汗、四肢麻木、口渴、惡心等明顯癥狀時。,這多半是中暑的前兆。

壹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並給予壹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夏季預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註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註意室內降溫;睡眠充足;註意飲食衛生。有條件的人應經常服用壹些祛濁濕熱的方劑,如廣藿香、飛機草鮮葉10g,滑石30g,炒麥芽30g,甘草3g,以水代茶煎服。酷暑季節也可以吃點藥丸,十滴水。

酷暑是壹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最高的季節。在保健方面,人們常說“冬病夏治”,所以治療那些每年冬天發生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關節痛等,正是最佳時機。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夏季尤其要精心調養,重在防治。

以慢性支氣管炎為例,可以內服,也可以外用。具體方法是:服用溫腎壯陽的金匱腎氣丸、左歸丸,每日兩次,每次1粒,連服壹個月。外敷可選用白介子20克,元胡15克,阿莎麗12克,甘遂10克,研成細末,調姜汁,分六份。壹份塗在油紙或塑料薄膜上,每次直徑約5厘米,貼在背部或雙肺的舒菲、心俞、舒歌等穴位上。壹般堅持4 ~ 6小時。如果覺得燙,可以提前脫下來。如果覺得局部癢或者覺得溫暖舒適,可以再貼幾個小時。需要註意的是,三伏天(夏季三伏天)貼壹次,壹年三次,連續貼三年,可以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減少機體的過敏狀態。這種內外結合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根除或緩解癥狀。

在夏季,利用飲食的營養功能養生益壽,是減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證。夏季飲食調理是根據夏季的氣候特點。由於夏季氣候炎熱,容易傷津耗氣,所以經常可以用藥粥滋補身體。《黃帝內經》有“藥可除之,食可隨之”和“五谷、肉類、果蔬皆可食用滋補”的說法。

名醫李時珍特別推崇藥粥養生。他說:“每天吃壹大碗粥,空腹的話,精力充沛的時候就做好了。滋補品不細,也很軟膩,和腸胃兼容。也是最奇妙的飲食。”藥膳粥適合老人、小孩和脾胃功能較弱的人食用。所以古人說“天下第壹是粥”,“兩次米食勝過壹大包人參黃芪”。《醫學六書》稱贊:“粳米粥為生化養坤丹之本,糯米粥為溫補養胃益氣之奇品。”

藥膳粥雖然對人體有益,但也不是萬能的。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和疾病選擇合適的藥物,熬粥,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