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容易出現腸胃不適,拉肚子的情況,醫生說如果寶寶拉肚子,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天氣過度容易誘發消化功能紊亂。
小兒腹瀉是壹種很常見的疾病,表現為大便增多,水樣便,粘液膿血等。
壹般來說,腹瀉的原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所謂傳染性,是由於細菌、病毒、真菌、微生物等病原體的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多由飲食不當或氣候因素引起,如腹部受涼、吃辛辣生冷食物等。過度的天氣還會誘發消化功能障礙,導致腹瀉。
小兒腹瀉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嘔吐、大便次數增多。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及全身感染和中毒癥狀,如發熱、精神煩躁、嗜睡甚至休克。
在護理中,很多家長很容易陷入這個誤區,就是壹出現腹瀉就馬上用止瀉藥。
腹瀉就像咳嗽壹樣。它們不是疾病,而是壹種自我保護機制,目的是將異物排出體外。
所以壹味止瀉是不科學的,反而會讓病原體留在體內,誘發更大的問題。所以孩子腹瀉的時候,更要註意水化和電解質紊亂的問題。
面對嬰幼兒腹瀉,家長需要做好三件事。
說了這麽多,腹瀉的孩子最重要的是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首先,寶寶拉肚子的時候,要補充足夠的液體,防止脫水。如世衛組織公布的低滲ORS配方口服補液鹽ⅲ,用於調節腸道水電解質代謝平衡,達到快速補液和安全腹瀉的效果,控制和緩解兒童腹瀉問題。
其次,不要因為孩子拉肚子就不餵了。腹瀉會損失寶寶體內大量的營養物質,所以家長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來彌補缺失的營養物質,這樣才能有效幫助身體恢復。
最後,在補鋅時減輕腹瀉嚴重程度、縮短病程的方法之壹,可有效降低2~3個月後腹瀉的風險。
需要註意的是,當寶寶出現高燒、頻繁腹瀉、嘔吐時,不能進食的孩子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