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濕氣重,脾濕調。
在多雨的季節,空氣的濕度比較大,容易造成濕氣困擾脾胃,反而會讓我們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所以這個時候要加強脾胃的保養,註意健脾利濕。“薏米、生菜、蓮子、韭菜、百合、紅棗、桂圓等滋潤食物。能促進水分和濕氣的排出。”身體濕氣重的人,多是吃油膩食物,缺乏運動的人。越是不運動,體內的水分就會越多。時間長了,會導致濕氣侵入脾臟,引發壹系列疾病。平時可以通過跑步、遊泳、瑜伽、太極等運動,激活血液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二,彈簧蓋要對付“倒春寒”
雨水節氣,降水也能增多,天氣也會逐漸變得溫暖濕潤,但此時的冷空氣也比較頻繁,天氣總會發生變化,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倒春寒”。“大家都知道要‘春捂’,但‘春捂’要講究方法,掌握好捂的尺度。”春捂重在“捂腿腳,感冒壹般從屁股開始。雨季要註意“下厚上薄”。註意腹部保暖有助於預防寒性腹瀉,腳底下有豐富的神經末梢。春捂需要給腳保暖才能真正溫暖身體。
第三,養陽,漱咽津液,按壓腹部。
我們可以每天早上10左右,晚上睡覺前按摩腹部,改善陽氣。而且漱口咽津液也有助於養陽。唾液可以很好地殺死壹些維生素,有助於堅固牙齒和消化。含有神經和表皮生長因子,對升陽健脾很有好處。用舌頭攪動口腔產生唾液,然後慢慢咽下,每天36次。仰臥,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順時針按摩腹部200次左右,可健脾、胃、腸,改善消化系統功能,排除脾胃之濕,保持腹部溫暖,提高睡眠質量。
雨後可以經常出去散步或者做壹些其他放松的活動,不要做壹些劇烈的運動,不利於肝氣的恢復。精神上也要註意節制,不可輕舉妄動,要養陽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