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粽子的做法
材料:
1,糯米,臘肉,綠豆,紅小豆,醬油,紅糖,鹽。
2.粽子葉和棕葉(可用棉繩代替)。
臘肉粽子的做法:
1.將棕櫚子葉每片葉子上的梗撕掉,放入沸水中焯幾分鐘,然後取出撕成細條做繩子;粽子葉、糯米、赤小豆、綠豆洗凈瀝幹水分,臘肉切成小塊。將醬油、紅小豆、綠豆、臘肉、鹽加入糯米中拌勻。
2.取壹片粽子葉,卷成漏鬥狀,放入糯米,用筷子插進去,右手將右邊的粽子葉向左緊緊蓋住,左手大拇指緊緊壓住,然後右手蓋住後面的粽子葉,左手大拇指緊緊壓住,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把粽子的頂端捏成倒八字形,做成倒三角形,然後把捏好的頂端復制到右邊,再用左手緊緊握住。 右手抓住另壹端,從粽子頂部向後包,包的時候左手手掌要伸。棕葉繩粘在手掌上,纏繞在粽子背面約壹半處,纏繞在粽子頂部,再次纏繞後左手仍握住棕葉繩,右手壹手捆綁。把長出來的棕葉繩修剪壹下,包成三角粽子。
3.放入高壓鍋中,中火燒開,再小火煮壹個半小時以上。關火後,讓它們悶在裏面。
4.高壓鍋冷卻後取出粽子。
5.吃的時候把葉子剝掉。
家庭烹飪技巧:
1,買臘肉的時候,最好是色澤鮮艷,肌肉暗紅,脂肪透明乳白,肉質緊實幹爽,有臘肉固有的香味。
2.熏肉應該蒸透;因為臘肉鹽重,註意不要過量,蘿蔔絲要清淡。
健康貼士:
1、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和澱粉等。營養豐富,是壹種溫補強身的食品,具有補中、健脾、養胃、止汗的功效,對厭食、腹脹、腹瀉有壹定的緩解作用。
2、糯米有收斂作用,對尿頻盜汗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3.臘肉是用帶皮的新鮮五花肉,切塊,用鹽和少量亞硝酸鈉或硝酸鈉、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等香料腌制,然後曬幹或熏制而成,具有開胃、散寒、消食的功效。
食物相克數:
1,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禁食臘肉;平時脾胃虛弱、經常腹瀉的便溏者,忌食臘肉。
2.由於糯米性粘溫,多食易生痰,所以有發熱、咳嗽、痰黃稠者,或有黃疸、泌尿系統感染、胸悶腹脹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