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習俗
元旦是新年的第壹天,標誌著新的開始,迎接新的壹年。所以人們也特別關註這壹天的習俗。那麽元旦有哪些習俗呢?正月初壹是農歷新年的第壹天。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和最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標誌著舊的壹年的結束和新的壹年的開始。春節壹般指除夕和正月初壹。但在民間,傳統的春節是指從臘祭臘月初八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祀儀式,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都會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這些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辭舊迎新、迎接新年、祈求豐收。活動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春節俗稱“過年”,但是正月初壹也叫“元旦”。隋代杜太卿在《五燭集》中說:“正月為月末,初壹為元日,亦為雲。”“元”的本義是“頭”,後來引申為“開始”。因為這壹天是壹年的第壹天,是春天的第壹天,也是正月初壹,所以被稱為“三元”。因為這壹天還是歲朝、月朝、日朝,所以也叫“三朝”;因為是第壹個朔日,所以又叫“元朔”。正月初壹,還有香格裏拉、鄭超、三碩、石三等別稱,意思是正月初壹是年、月、日的開始。中國是壹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民族,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習俗,確定了自己的元旦,即改“正朔”,改正月初壹的時間。顓頊皇帝和夏朝都以孟春的正月為元,即使用殷鑒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壹為元旦。商朝用的是建醜的陰歷,以臘月初壹為元旦。周朝使用周歷,周歷完成,農歷十壹月初壹為元旦。秦朝用的是建海的秦歷,以農歷初壹為元旦;西漢初期,還在使用秦歷。梁武帝太初元年(104),改為司馬遷、羅創制的歷,重新使用夏歷,以農歷正月初壹為元旦。以後除了王莽、曾壹度用陰歷建醜,唐武帝、肅宗後用周歷建子,歷代都用夏歷,直到清末。春節當天早上燃放煙花,先燃放鞭炮,稱為“開鞭炮”。鞭炮聲過後,滿地都是碎紅色,這就是所謂的“滿堂紅”此時,街上充滿了憤怒和歡樂。春節的壹個重要活動是在新朋友和朋友的家裏和鄰居那裏祝賀新年,以前被稱為新年問候。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就有了。唐宋以後很流行,有些不用親自去的人可以用名帖祝賀。東漢時稱為“刺”,所以名片也叫“名刺”。明朝以後,很多人在門口貼壹個紅紙袋,用來收藏名帖,叫做“門本”。拜年是中國的傳統民俗,是人們辭舊迎新、互表祝福的壹種方式。在古代,“拜年”壹詞的原意是給老人拜年,包括給老人磕頭,祝賀新年快樂,問候老人的生活。如遇同輩親友,也要敬禮祝賀。在古代,如果鄰居的親戚朋友太多,就很難走遍整個房子。叫“飛郵”,讓仆人拿著名片去拜年。各家門前都放了壹個紅紙袋,上面寫著“符節”二字,這就是發飛帖的目的。這種習俗始於宋代的上層社會。清代《煙臺月令》描述北京年節:“是月,片飛,車去空。”成為時尚。壹大家子有專門的“門簿”,記錄客人的往來和飛來飛去的照片。門本首頁有四個虛擬的“親戚”:壹個是住在百歲巷的百歲老人;壹個說他有錢,住在元寶街;壹個是妳的無限大人,住在大學牌樓裏;壹天,富昭拜訪了他的主人,並住在五福大廈。為了運氣好。到目前為止,春節贈送賀年卡和新年賀卡是這種古老的交換飛卡的遺產。上層文人用名帖互致祝賀是壹種習俗。宋代詩人周惠在《清波》雜誌上說:“在宋統治時期,仆人經常被用來以新年的名義刺人。”當時的士大夫朋友圈很廣,要到處拜年,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因此,壹些關系不密切的朋友沒有親自去,而是派仆人拿了壹張用梅花信紙剪成的卡片,兩寸寬,三寸長,上面寫著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祝賀的話。在明朝,人們拜訪而不是拜年。明代傑出的畫家、詩人文徵明在《過年》詩中描述:“不求相見,但求通順,名篇滿蓋;我也跟人扔幾張紙,世界討厭太簡單,也不要太空洞。”這裏所說的“名刺”和“名蔔”就是今天賀年卡的由來。賀年卡是用來聯系感情、互致問候的,方便實用,至今仍流行。從清朝開始,拜年就加入了“團拜”的形式。《邊帽玉檀》中,清主曰:“年初京師必作定期團拜,以凝聚新春之誼,以表鄉情”,“每年書會訂客,吃宴,樂日”。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也在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形式。如今,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禮儀電報和電話拜年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從正月初壹到正月初五,大多數家庭都不接待女性,這被稱為“禁忌”。只是男性要出去拜年,女性要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出去拜訪。新年的問候會延續很長壹段時間,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晚上走親訪友拜年,稱為“夜拜節”,農歷十月後稱為“元宵節”,所以有“冷飯不晚”的笑話。如果妳因為某種原因沒有遵循常規儀式,那就叫“祭奠晚年”。舊時代,新政府的頭幾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其理論始於東方朔的“年”,意思是年後八天,壹天是雞日,兩天是狗,三天是豬,四天是羊,五天是牛,六天是馬,七天是人,八天是谷。天若晴,屬於它的東西就會滋生,天若陰,屬於它的日子就不會長久。後人沿襲其習慣,認為初壹至初十天氣晴朗,無風無雪為吉祥。後代從占領時代發展到壹系列的犧牲和慶祝。有第壹天不殺雞,第二天不殺狗,第三天不殺豬的習俗...第七天不執行死刑。據說正月初壹是掃帚的生日。這壹天不能用掃帚,否則會掃走妳的運氣,毀了妳的錢財,還會招來“掃把星”,造成厄運。如果壹定要掃地,壹定要從外往裏掃。這壹天不能往垃圾上潑水,怕破財。今天,許多地方仍然有清理除夕的習俗。大年初壹,沒有掃帚,沒有垃圾,準備了壹個大桶裝廢水,免得那天濺到外面。中國吃網溫馨提示: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聲明:本文及中國吃網美食百科發布的所有食譜、文章、知識、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自行核對,由此產生的風險由您個人承擔。中國飲食網“餐飲百科”力爭成為提供最佳實用美食、菜譜和食譜、專業健康知識、生活小貼士、食材介紹的專業生活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