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調查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調查

蒙山過去以72峰36洞而聞名。名山1076,名俗兼雅;有的記載在地方誌中,有的只在群眾中流傳。就它而言,東部的海關叫東蒙,中部叫雲蒙,西部叫桂蒙。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山東沂蒙山導遊詞概述,方便您閱讀欣賞!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調查

沂蒙山是太乙山脈的兩個支脈,是指以沂山和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它不僅僅是革命老區那麽簡單,它還是壹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於東夷文明,是古代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沂蒙山不僅是壹個人文概念,也是壹個旅遊概念。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中南部,包括沂山風景區、蒙山貴蒙風景區和蒙山雲夢風景區。核心景區148平方公裏。是舉世聞名的健康長壽聖地長城所在地,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沂蒙山是東夷文化和鎮山文化的發祥地,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等數十處遺址。供奉和祭祀的皇帝有10位,居中國五嶽之首。孔子“登東山小行”,許多文人聖賢登上攬勝,宣揚佛法,留下了大量碑文、詩詞和名句。齊長城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上最大的單體雕塑——壽星巨型雕塑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旅遊區內還有東鎮寺、黃愚亭、王宇寺、萬壽宮等著名人文景觀110余處。

沂蒙山區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沂蒙山小調》享譽海內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優秀民歌。反映沂蒙山風光的民歌《誰不說我的家鄉好》,以最高票入選“嫦娥壹號”衛星,帶著歌聲飛向太空。沂蒙山旅遊區是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是全國紅辦重點打造的八大紅色旅遊目的地之壹。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列為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基地。

沂蒙山旅遊區自然風光優美,生態資源優良,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沂蒙山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月”之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峰巒競秀,最高峰貴蒙頂海拔1156米。境內以峰陡、水清、石奇、谷綠為特色,春有山花盛開,夏有飛瀑流泉,秋有紅葉,冬有白衣。旅遊區有獅子頭、歪頭、九龍潭、情人谷、鷹窩峰、百丈瀑布、中華瀑布、懸崖棧道等300多處優質自然景觀。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調查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沂蒙山遊玩。我來給大家介紹壹下臨沂蒙山的風景吧!

山東臨沂蒙陰縣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於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裏,主峰海拔1156米。是山東第二個岑嶺,人稱“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於1994年2月經原林業部批準,19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在它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公園總面積1萬畝,自然資源豐富。野生動物:哺乳動物10科15種,鳥類28科78種,植物100科900多種,叢林圍蔽率96%以上。被譽為“百裏森林,天然課堂”。1999年,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大氣中負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854167,是北京的195倍,居世界第壹,也是該中心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被譽為“天然氧吧”、“超凈區”,成為“最佳綠色健身旅遊勝地”。

景區巍峨壯觀。自古以來就有“九十九谷、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尤其是雄偉的山景和原始的叢林風貌。她是玄門文化的聖地,也是鬼谷子王禪的祖先實踐神道的地方。孔子曾寫道“登泰山而下小”,歷代皇帝、將軍、文人墨客,如康熙、乾隆、李白、杜甫、蘇軾、鞏乃都曾遊歷蒙山,留下了永久的告別。公園包括水簾洞、王宇寺、雲蒙峰、百花峪、老龍潭和望海樓。已開發瀑布、王宇寺、巨雲、逢蒙、奇峰山、邵家寨等景點180余處。四序風光:春天的花美,夏天的瀑布,秋天的紅葉,冬天的冰雕。蒙山旅遊交通便利,京滬高速、205國道、偃師公路、鐵路、沂蒙公路均從山腳穿過。基本的做事方法和方式齊全,吃、住、行、遊、娛、購等要素壹應俱全,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調查3

大家好!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於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裏,主峰海拔1156米。是山東第二個岑嶺,被稱為“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於1994年2月經原林業部批準,19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在它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公園總面積1萬畝,自然資源豐富。野生動物:哺乳動物10科15種,鳥類28科78種,植物100科900多種,叢林圍蔽率96%以上。被譽為“百裏森林,天然課堂”。1999年,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大氣中負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854167,是北京的195倍,居世界第壹,也是該中心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被譽為“天然氧吧”、“超凈區”,成為“最佳綠色健身旅遊勝地”。

景區巍峨壯觀。自古以來就有“九十九谷、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尤其是雄偉的山景和原始的叢林風貌。她是玄門文化的聖地,也是鬼谷子王禪的祖先實踐神道的地方。孔子曾寫道“登泰山而下小”,歷代皇帝、將軍、文人墨客,如康熙、乾隆、李白、杜甫、蘇軾、鞏乃都曾遊歷蒙山,留下了永久的告別。公園包括水簾洞、王宇寺、雲蒙峰、百花峪、老龍潭和望海樓。已開發瀑布、王宇寺、巨雲、逢蒙、奇峰山、邵家寨等景點180余處。四序風光:春天的花美,夏天的瀑布,秋天的紅葉,冬天的冰雕。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調查報告4

歡迎大家來這裏旅遊,我很興奮能成為妳們的導遊!

蒙山是沂蒙山的主體,縱貫近百公裏。群峰陡峭崎嶇,大有氣魄。主峰龜蒙頂是山東第二座岑嶺,海拔1156m,被稱為“岱宗亞洲”。

蒙山是壹座迂腐的大山,是壹本見多識廣的“地學史書”,是壹座豐富的自然地質博物館,記錄著28億年以來地球的滄桑巨變。28億年前,蒙山地區是壹塊不變的陸地。億萬年前,裂谷的滲透形成了廣闊的海盆,巖漿沿裂谷噴發並接管沈積,形成了火山沈積巖系,是齊魯-泰山巖群中最迂腐的巖石。此後的壹億年間,蒙山地區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巖漿侵入,“吞噬”了泰山群,形成了阜平期的蒙山套和五臺期的宜山套花崗巖;在2523億年前,蒙山地區發生了第三次大規模的巖漿侵入,形成了呂梁期奧萊山套二長花崗巖,交接或捕獲了泰山群和前兩次巖漿巖。238億年前,蒙山陸塊在經歷了構造擠壓和小規模巖漿活動後,處於擡升剝蝕階段。距今8億年以來,蒙山地區經歷了海侵海退的變遷和大陸火山活動。直到3000萬年前,受喜馬拉雅運動影響,蒙山斷裂又開始活動,蒙山主體被擡升剝蝕,最終占據了齊魯大地。

在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它破山裂海,在沂蒙山區培育出五彩斑斕的地質遺跡。

三期大規模巖漿侵入形成的巖石沿蒙山山脈廣泛分布:片麻巖英雲閃長巖、片麻巖花崗閃長巖、二長花崗巖,共同構成蒙山的主體。蒙山也因此成為蒙山巖組的命名地,是華北乃至世界上出露最好的地區之壹。形成於1715億年前的中元古代鮑斯牛欄輝綠巖墻,也以蒙山命名,是我國巖漿侵入最典型的地區。中國有壹個局限性巨大的古構造帶,形成於26億年左右。經歷了多次巖漿活動和長時間的構造擠壓、浸染,NW-SE向偏離延伸至數百公裏,寬度2至9公裏。

沂沭斷裂帶及其東部中生代次火山巖和侵入巖,以及沿線的溫泉地熱遺跡,是研究華北板塊東南緣構造行為和板塊俯沖碰撞造山過程的重要證據。

莒南恐龍足跡化石形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形態和職業齊全,數量龐大,種類繁多,世所罕見,海中無數。還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石鐵隕石,重達4噸,是研究天體演化不可多得的實例。

沂蒙山是壹座富山。蒙山金剛石是最早發明的原生金剛石礦,粒度大、品位高,居世界第壹。蒙山是名副其實的鉆石之鄉。5-1億年前,幔源巖漿沿蒙山地區近南北向斷裂帶侵入,形成了金剛石礦的母巖——長馬莊金伯利巖。1983年發明的“蒙山1鉆石”,重達克拉,是國內原生礦最大的鉆石。

鐘靈沂蒙山很美,有壯麗的自然風光。千峰萬谷,花美海潮,奇峰怪石,雲霧繚繞,飛瀑湖泊,氣勢磅礴,這也是繼江南水鄉秀美之後,北方雄渾的山川。

蒙山巍峨,新構造行為影響下形成的花崗巖山峰處處可觀,海拔在500米以上。桂夢頂、天夢頂、雲夢峰等峰,谷難登,山雄偉。鷹臥峰、道山、大王等懸崖陡峭,相對高差100多米。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調查報告5

蒙山是沂蒙山的主體,綿延近百公裏。群峰陡峭多山,氣勢雄偉。主峰龜蒙頂是山東第二高峰,海拔1156m,被稱為“岱宗的亞洲”。

蒙山是壹座古老的大山,是壹本博大精深的“地學史書”,是壹座豐富的自然地質博物館,記錄了28億年以來地球的滄桑巨變。28億年前,蒙山是壹塊穩定的陸地。在28-27.5億年前的時期,由於地球裂谷的作用形成了壹個廣闊的海盆,巖漿沿著裂谷噴發溢出並沈積,形成了壹個火山沈積巖系,是齊魯-泰山巖群中最古老的巖石。此後的2.5億年間,蒙山地區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巖漿侵入,“吞噬”了泰山巖群,形成了富平期的蒙山巖套和五臺期的義山巖套。在25-23億年前,蒙山地區經歷了第三次大規模的巖漿侵入,形成了呂梁期奧萊山套二長花崗巖,占或俘獲了泰山群和前兩次巖漿巖。23-80億年前,蒙山陸塊經歷了構造運動的擠壓和小規模的巖漿活動,處於隆升和剝蝕時期。8億年以來,蒙山地區經歷了海進海退的變遷和大陸火山活動。直到3000萬年前,受喜馬拉雅運動影響,蒙山斷裂再次移動,蒙山主體不斷擡升剝蝕,最終占據了齊魯大地。

在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它破山裂海,創造了沂蒙山區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

蒙山沿線廣泛分布著由三大規模巖漿侵入體形成的巖石:片麻巖英雲閃長巖、片麻巖花崗閃長巖和二長花崗巖,它們類質同象形成蒙山的主體。蒙山也因此成為蒙山巖套的命名地,是華北乃至全國太古宙TTG花崗巖系列出露最好的地區之壹。形成於17 ~ 15億年前的中元古代鮑斯牛欄輝綠巖墻,也以蒙山命名,是我國巖漿侵入最典型的地區。中國有壹條巨大的古構造帶,形成於26億年前後,經歷了多次巖漿活動和長時間的構造擠壓。向西北-東南方向延伸數百公裏,寬2至9公裏。

沂沭斷裂帶及其東部的中生代次火山巖和侵入巖,以及沿線的溫泉地熱遺跡,是研究華北板塊東南緣構造運動和板塊俯沖碰撞造山的重要證據。

莒南恐龍足跡化石形成於654.38+0.2億年前的白堊紀。它們保存完好,數量眾多,種類齊全,世界罕見,中國罕見。還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石-鐵隕石,重達4噸,是研究天體演化不可多得的演示。

沂蒙山是壹座富山。蒙山金剛石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原生金剛石礦,粒度大、品位高,居全國之首。蒙山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鉆石之鄉。5億-4.5億年前,幔源巖漿沿蒙山地區近南北向斷裂帶侵入,形成了金剛石礦的母巖——長馬莊金伯利巖。1983發現的“蒙山1鉆石”,重119.01克拉,是國內原生礦最大的鉆石。

鐘靈沂蒙山很美,有壯麗的自然風光。千峰萬谷,繁花似錦,奇崖怪石,雲霧繚繞,飛瀑湖泊,氣勢磅礴,這也是繼江南水鄉美景之後的北國雄壯風光。

蒙山巍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形成的花崗巖山峰隨處可見,海拔500多米。桂夢頂、天夢頂、雲夢峰等山峰,山谷幽深,山勢雄偉。鷹臥峰、道山、大王等懸崖陡峭,相對高差100多米。

馬尾山是沂蒙大地上的壹顆璀璨明珠。雲騰滿霧,青山,高瀑,英俊挺拔,三面環水。螞蟻山的主要巖石是中生代正長巖花崗巖,由於斷層活動形成峽谷和懸崖。有四奇、四怪、四險、四美。高達100米的徐幫虎石像懸崖壹樣陡峭。巨石形似馬嘴,呼呼向上。山風吹過,巨石上茂密的蘆葦隨風搖動,如列馬的鬃毛髭,馬尾山因此得名。

莒南天佛長3800米,頭倚青山,腳伸明湖。它光芒四射,令人嘆為觀止。佛祖額頭飽滿方正,五官清晰。它由9000萬年前形成的次火山巖構成,經過長期的風化和侵蝕“雕刻”而成。

風化剝蝕形成的各種象形文字和奇形怪狀的巖石在公園裏分布得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花崗巖崩塌風化形成的指石和石陣景觀,世界罕見。古生代碳酸鹽巖地表巖溶形成的景觀石,因其形狀奇特、規模巨大,在中國北方並不多見。

沂水地下溶洞發育於億萬年前形成的新元古代土門群藻灰巖和億萬年前形成的古生代寒武系灰巖中。洞穴規模之大,洞內次生化學沈積物種類之多、數量之多,地下河流量之大,在江北地區實屬罕見。

溪水潺潺,瀑布轟鳴,沂蒙山水景觀豐富多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清涼甘甜的泉水由花崗巖裂隙水構成,在樹木和草地間蜿蜒流淌。清澈的水和山谷顯示了山和森林的靈性和無限的活力。中國瀑布,因崖壁酷似中國版圖而得名,有水韻、雨簾、霧簾三層。雲夢湖,三面環山,煙波浩渺,海鷗躍動,讓人心曠神怡。馬尾山腳下的天湖,水質純凈甘甜,棲息著天鵝、大雁、鴛鴦、鸕鶿等珍貴鳥類,是天然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沂蒙山是壹座充滿寶藏的山,是植物的王國,是動物的天堂,是人類回歸自然的勝地。這裏的植物不止壹種,是中國最大的金銀花產地。鳥類69種,陸生哺乳動物15種,蝴蝶和觀賞昆蟲40余種,雀鷹和白頭鷂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去過蒙山的人都感嘆這裏清新宜人的大氣環境。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20萬個。蒙山被譽為“天然氧吧、養生聖地、長壽搖籃”。蒙山腳下建起了開放式的自然博物館,地質礦產和古生物化石收藏齊全龐大,世界罕見。

這是壹座名人輩出、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山。孔子的著名弟子魯茲、諸葛亮、大書法家王羲之、著名學者劉虹都出生在這裏。沂蒙山是中國歷史文明的發祥地之壹,早在四五千年前就生活在這裏的先民創造了古代文明。萬壽宮、白雲石、明光寺、臥佛寺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佛寺、道觀。

蒙山是歷代名人的著名景點。“孔子登東山,立下大功”,東山指的就是蒙山。李白和杜甫壹起登上了蒙山,留下了“醉臥秋色,與太陽手拉手”的不朽詩篇。蘇軾也曾來蒙山觀光,並寫詩贊美。康熙帝、乾隆皇帝曾遊覽過蒙山,留下了“選海傍為魯鎮”、“勸庶人淳樸”的贊譽。

這是壹座英雄之山。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山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許多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裏戰鬥和工作過。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使華東戰局發生了根本變化,加速了全國反攻的進程。淳樸的沂蒙人民用汽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這裏是著名的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和著名電影《紅太陽》的誕生地。

沂蒙山很美,美在山和水。自然地質地貌造就了沂蒙山美麗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給沂蒙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古跡和美麗的傳說。

臨沂蒙山導遊詞3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西北部,沂蒙山腹地,總面積1125平方公裏。桂蒙峰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有“岱”之稱。現在是國家AAAAA級旅遊。

蒙山在歷史上屬於東夷文明,是舉世聞名的養生長壽聖地,歷來為文人墨客和帝王所重視。篆曾祭祀過蒙山,留下了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蘇軾、康熙、乾隆等帝王聖賢的足跡。

1999期間,中科院在蒙山監測到每立方厘米854167個負離子,全國第壹,被譽為超凈區。蒙山棧道、蒙山壽星、蒙山索橋等設施創下了多項世界之最。

2014年,蒙山被授予全國首個“中國生態名山”稱號,入選“國際旅遊度假目的地名錄”。2015年,國土資源部推薦蒙山作為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2018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

蒙山,又名東山、東蒙。蒙山曾是古代著名的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亞洲”之稱,近代以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而聞名。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概況相關文章;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5篇範文

★山東沂蒙山五大導遊

★山東沂蒙山旅遊區導遊詞

★介紹山東沂蒙山的導遊詞。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範文

★山東沂蒙山導遊詞5篇範文

★臨沂蒙山導遊3篇

★山東著名景點導遊詞

★平邑蒙山導遊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