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流行壹句話“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意思是說,請人健身運動流汗,不如請人吃飯。
其實也不能說的這麽絕對。因為汗是心的津液,出汗會傷心陽。而且壹年四季,出汗也應該是不壹樣的。
在秋收和冬儲時,應盡量避免出汗,以免傷了陽氣;夏天天天熱,陽氣外泄,躺在床上壹動不動也會出汗。
只是春天要主動運動,主動出汗,讓體內的熱量發散,有助於陽氣的通暢。這就是王廷相所說的“春宜散,陽宜順”的意思。
春天之所以要多運動,不僅僅是因為春天陽氣上升,還因為冬天皮膚封閉,補藥、藥物、代謝廢物都儲存在體內,需要宣泄。
春天來了,這些積累的熱量和廢物如果不排出,很容易造成“瘟疫”。同時,在冬天,人們穿著毛皮和厚衣服,或坐在爐子裏或享受取暖。他們晝短夜長,晚睡晚起,被困在室內,陽光很少,心情壓抑。他們只需要利用明媚的春光,心情愉悅,神清氣爽。
運動的作用之壹是振奮精神。無論是慢跑、徒步、放風箏還是玩耍,在溫暖的陽光和綠色的活力下,身心向世界敞開,擁抱自然,真的很迷人。
春天應該滋養肝臟,肝氣應該舒達。因此,春季宜早睡早起,在綠色的氛圍中鍛煉,有壹舉兩得的效果。動則生陽,藏了壹冬的陽氣旺盛。
當然,說春天要多運動多出汗,並不是說要透過衣服出汗出汗,而是微微出汗。而且發散的方法不僅限於運動。
飲食上也要多吃甜食和發散性食物。比如幼油菜、前兩茬春韭菜、茴香苗、香椿芽等。這些蔬菜過了季節就不好找了,含義也有分歧,所以不要錯過這個好好吃壹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