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活動/園區/文具
響應國家“文化強國”戰略,配合雲南“橋頭堡”定位,發揮彌勒自然條件和佛教文化傳統優勢,發展聖樹林業,開放聖樹文化,開展聖樹旅遊,以彌勒聖樹文化節為導向,以聖樹樊城公園為基地,以亞商佛友為主要服務對象,開發系列佛教文化用品和林產品,引領當地廣大林戶建設。實現高附加值的現代林業新模式,造福各族人民,進而不斷提高彌勒人弘揚佛教文化的水平,實現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
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壹期規劃用地200畝,建設投資期5年,其中園區建設期2年。預計到期年營業額約50億元。
教師
世界商業戰略家協會(WBSA)專家組
書寫單元
雲南彌勒聖書繁城文化有限公司
2012三月10
項目概述
雲南是文化、旅遊、植物資源大省,是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
紅河州是雲南經濟、社會、人文的縮影,是雲南現代工業的發祥地,是中國通往東盟的陸上通道,是中國的“南大門”。
位於昆明和河口港之間的彌勒縣是唯壹壹個以佛教標誌性人物命名的城市。因其風景秀麗,環境宜人,成為昆明的“後花園”,又因其經濟活躍,文化繁榮,堪稱南大門的“迎賓客廳”。
隨著昆明至彌勒120公裏高速公路的開通,泛亞鐵路即將鋪通。作為“橋頭堡”的重鎮,彌勒作為“後花園”和“迎賓客廳”的戰略地位將日益顯現。
為抓住縣域經濟向都市經濟圈提升的機遇,彌勒縣初步規劃了壹條8.3公裏長的觀光大道,將周邊的生態公園、高爾夫球場、五周酒店等高品位旅遊設施聚集起來,形成富集效應,將彌勒打造成輻射全國乃至東南亞的“新型休閑養生勝地”。
聖樹梵城項目位於觀光大道中心,占地約200畝。此地地形:“中軸線展開兩翼,山谷貫穿東西”,很好理解,開合適中。被專家譽為“壹個神奇的地方”,劇情輪廓酷似“旅行鞋”,為這個地方增添了“在雲端遨遊”的意境。
適逢當今佛祖釋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2014),佛教文化將得到進壹步弘揚。作為壹座以“未來佛”命名的城市,它將融合“來如去”的原則,實現“涅槃重生”的意義,弘揚佛教文化,與時俱進。佛陀在無憂樹下出生,在菩提樹下得道,在雙汨羅樹下涅槃,他的弟子們第壹次聚集在七葉樹下...這就構成了具有無窮生命力的神樹文化。如果把聖樹的邊緣聚集起來,可以給亞洲的佛教徒提供壹個“樹下打坐”的純粹“佛國境界”,在壹個“清靜、清凈、恭敬”的公園裏,逐步修煉、體悟、互相鼓勵、互相促進,必將為亞洲的和平、友誼、進步作出貢獻,同時也將促進聖樹林業的旅遊經濟和產品經濟的發展,造福當地各族人民...
天時地利人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內蒙古、日本、尼泊爾、新加坡等地的佛教大師、佛主願在當下立功。他們將於3月12日聚集項目現場,邀請世界各地的高僧攜手,播種願望,寄語奠基,植樹過節,觀看2500周年紀念...這是聖樹。
項目原則:響應國家“文化強國”戰略,符合雲南“橋頭堡”定位,充分發揮彌勒自然條件和佛教文化傳統優勢,發展聖樹林業,發掘聖樹文化,開展聖樹旅遊,以彌勒聖樹文化節為導向,以“聖樹樊城公園”為基地,以亞商佛友為主要服務對象,適應信息網絡時代,提供遠程精神寄托服務。帶領當地山區廣大林農打造文化林業、品牌林業,打造高附加值的現代林業新模式,帶動當地林業經濟實現“城鄉壹體化”發展,造福各族群眾,從而不斷提高彌勒人弘揚佛教文化的水平,實現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
該項目由三部分組成:
a園旅遊:以“林地認領”的方式征集“領地成員”、種植“神樹”、配置“道場”,開辟以神樹文化為主題的靜態旅遊環境,集經典名句展示、佛歌歌曲點播、商業倫理意識交流、佛事餐飲服務、網上祭拜服務、文化用品展示、合作儀式、經典誦讀獎評選於壹體。
公園由規劃當局和佛教學者創意設計,以手和樹葉為主要意象,寓意“守夜”禮儀,強調形神合壹、人樹和諧、心性自然。堪稱世界級佛教文化的又壹經典園林建築。
b .節慶活動:2014年“諸聖點:佛祖釋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紀念日,結合開園儀式舉辦(主辦)首屆“彌勒聖樹文化節”。以倒計時為主線,以境內會員為依托,邀請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的商業精英、慈善家,提煉商業文化精髓,豐富佛文化內涵,創作主題曲,唱響主旋律,烘托慈善精神,褒揚美德事跡,合拍手卷,舉辦公祭儀式...從而使“文化節”成為紀念“現代佛”和面向“未來佛”的文化。憑借其創始成果,文化節將常態化,日益豐富的“文化遺產”將得以保留,使聖樹梵蒂岡城成為促進亞洲商界高尚合作的勝地、合作的福地和回報社會的第壹片良田。
c產品開發:建立和使用高端服務品牌,嫁接和移植產品品牌,開發以聖木為主要材料的佛教文化高端產品,與當地木材加工企業和山區林場林農合作,采取訂單加工、公司加農戶等合作模式,形成林業科研-苗木培育-木材加工-文化技術-產品展示-專賣銷售的林業產業化鏈條。
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投資期5年,其中園區建設期2年。預計項目全面建成後,公園將接待遊客30萬人次/年,生產銷售佛教文化產品1萬件/年,年營業額約50億元。它還將在文化建設中發揮“面向西南開放的橋梁”作用,成為亞洲商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成為佛教文化現代化的標誌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