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眼裏,附子是強心、溫腎、起死回生的救命藥。在中國古代醫學經典中,它被稱為“恢復陽氣和挽救不利的第壹產品”。烏頭的科學使用對促進健康和治療疾病有顯著的作用。至今人們仍有吃附子燉狗肉祛寒壯陽的習慣。
給朋友們介紹壹下烏頭相關的知識吧。
中醫對附子藥性的認識中醫認為,附子辛、甘、熱、毒,入心、腎、脾經。其功效為回陽救逆,補命門之火,散寒積於體內,固元陽,活血止痛。壹般用於治療陽虛引起的肢冷、腹瀉、水腫、男性陽痿、早泄、女性宮寒、風濕等癥。它能對心陽虛弱、多汗、昏厥等陽衰癥狀起到突出的急救作用,類似於現代的強心劑,故有“楊燦起死回生”之說。
現代醫學對附子的研究發現,附子含有許多獨特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附子能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增加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加強心肌收縮,加快心率,增加血輸出量,有顯著的強心作用,對心力衰竭引起的休克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附子還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雙向調節血壓,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烏頭過量可引起心律失常,但適量使用可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附子能增加心肌血氧供應,保護心肌。還能抑制胃排空,增加胃腸蠕動,改善人體消化功能。
此外,還能提高人體耐缺氧能力,起到抗疲勞、抗感冒的作用。此外,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具有抗菌、消炎、鎮痛的作用。
烏頭的科學使用劇毒,不能盲目使用。即使是平時為了保健而吃,也要在有經驗的中醫醫生指導下進行。生附子毒性最大,需高溫久煮後服用。壹般煎煮時間應在1小時以上,可促進烏頭堿分解,降低毒性。
藥用附子的用量根據用途不同而不同,要按照醫生的要求來執行。如果服用附子後出現中毒癥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可以臨時服用甘草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