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三伏天養生法

三伏天養生法

三伏天養生法

三伏天是壹年中最熱的階段,夏天是治療冬病的好機會。夏天有三個進補日:三伏貼、三伏灸、進補。下面我們來看看三伏天如何養生。

三伏天要把握兩個原則:壹是冬病夏治;二是夏天補。至於三伏天,養生的方法有很多:有三伏貼、三伏灸等藥物,三伏天進補,加上適當的體育鍛煉。

三伏天治冬病夏治

因為三伏天是壹年中最熱、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在這個階段,人的皮膚松弛,選擇穴位貼敷,藥物很容易從皮膚滲透到穴位和經絡,可以通過經絡和血液直達患處,所以夏天治療冬病往往能達到最佳效果。而且庚日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經,大腸經與肺同表裏),是溫通肺經,祛除潛在寒邪的最佳時機。

三伏灸養生

三伏灸是中醫的瑰寶。三伏灸是中醫最具特色的三伏天保健療法,類似於現代預防醫學。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提倡“治未病”的療法,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灸”是最具代表性的方法。這種療法是在壹年中陽氣最充沛的三伏天,利用人體內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機會,制作藥餅。經過有經驗的針灸師的辨證分析,

三伏天保健三伏貼

三伏貼是壹種膏藥,如銀行卡大小,壹般四個壹組使用。在夏季,農歷正月初壹貼在背部的壹些特定部位,相信可以治療和預防壹些疾病(如鼻炎、氣管炎、咽炎、哮喘等。)冬天。針對不同的疾病,通常是四張膏藥壹起貼在背部不同的部位,八小時後即可揭下。選擇在三伏天塗抹,是基於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對於冬季容易發作的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慢性病,在壹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這三天是人體陽氣最充沛的時候),背部不同穴位貼藥,可以緩解冬季哮喘發作的癥狀。

三伏天的保健補品

民間有“頭上有雞,二上有狗,三上有龜,三上有紅棗肚”的傳統。韓國人也有三伏天吃人參雞湯、狗肉湯等滋補品的傳統。徐州人說“彭城羊壹碗湯,不需要神醫處方”,可見三伏天不同地區有進補的習俗。在三伏天,壹定要把握好三伏天的特點:溫度高、濕度大、白天長、睡眠時間相對少。進補要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分清虛實,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進補。如果隨意進補,可能會增加人體的損耗,火上澆油。如果有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三伏天不要貪吃寒性食物。虛寒體質的人應少吃生冷食物,如梨、西瓜、冷飲等。

三伏天,健康,暑期實踐,三伏天。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古代長期養生的經驗總結。現代醫學證明,在炎熱炎熱的天氣裏,人體內會產生壹種應急蛋白,可以抵禦夏天對人體的傷害。可見,人體本身就有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在嚴寒和夏天鍛煉可以提高身體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認為獲得養生修養的人可以“避寒暑,各種毒物不侵。”但夏季預防中暑也要辯證避開高溫期。醫生提醒,普通人不宜提倡這種鍛煉方式,尤其是年老體弱者,或者長期生活在適宜溫度環境中,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低的人。所以,這些人夏天過得比較好。

附:三伏天吃什麽養生?

有很多關於三伏天吃飯的諺語。北方壹直有“餃子趴在頭上,煎餅攤在臉上”的說法。南方人三伏天吃的食物不壹樣,僅舉壹二:上海的“餛飩臥頭”,杭州的“火腿雞臥頭吃個金蹄子”,南昌的“雞鴨臥頭”,湖南江西相鄰。上海人平時喜歡吃大餛飩,但是睡著了還是吃大餛飩,可見他們的勤儉節約。

北方三伏天健康吃面

在餃子、面條和煎餅中,煎餅是最好的烹飪方法。飲食常識認為,煎餅不用煮,不用加水,各種可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微乎其微。餃子和面條都需要在水裏煮。可溶性營養成分,如維生素B1、B2、葉酸、煙酸、鉀和壹部分鎂會溶解在面湯中,溶解的營養成分量大於加熱損失的量。健康專家指出,老年人吃餃子時,經常提醒他們的子孫不要忘記喝餃子湯。如果面湯不太鹹,最好是“原湯變原菜”。這樣就可以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把養分收集到肚子裏,順便補充水分。

南方人健康吃雞

三伏天吃雞養生還是挺科學的。民間有句話叫“大起大落吃壹只雞,健康壹年。”三伏天人消耗的體能比較多,要適當補充營養。烤雞的時候可以適量加姜。生姜性溫,能調節夏季人體內外溫差,使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到祛濕強身的作用。

韓國人三伏天是怎麽健身的?

不僅是我們,韓國人也特別註重進補。其理論是“以熱取暖”,使人體吸收豐富的營養,從而抵禦暑熱的侵襲。三伏天韓國傳統的進補食物有人參雞湯、狗肉湯,以及泥鰍、章魚等水產品。

三伏天怎麽健身?以上文章為大家介紹了三伏天保健方法。三伏天可以貼三伏貼、三伏灸,也要適當運動,防止中暑。

多喝粥湯補充電解質。

應供給充足的含水食物,更重要的是補充出汗時丟失的各種礦物質,尤其是鈉和鉀。

普通甜飲料只含糖和水,但不能提供鈉、鉀、鈣、鎂等電解質,也不含維生素。因此,我們不僅要用甜飲料解渴,還要盡可能多吃水果和蔬菜。家裏也要準備好營養豐富的粥湯、夏季飲品,尤其是豆湯、豆粥,對補充鉀、鎂等礦物質最有幫助。綠茶、花果茶、酸梅湯也是比較好的選擇。

喝湯要註意幾次,因為暴飲暴食可能會導致突然出汗,食欲不振。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飲料壹定要在室溫下放下壹段時間再喝,以免引起腸胃血管突然收縮,甚至抽搐。

牛奶、雞蛋、豆類缺壹不可。

在35℃以上的高溫下,人體汗液會損失大量蛋白質,同時,蛋白質在體內的分解也會增加。尤其是天氣悶熱,人們往往食欲不振,不愛做飯,很容易出現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零食、飲料、冷飲都不能提供足夠的蛋白質。我建議:夏天要保證1杯酸奶或牛奶,1個雞蛋或鹹鴨蛋,每天加壹份豆制品或壹碗豆粥,常吃瘦肉和魚補充鐵質。

蔬菜、水果和雜糧供給維生素。

在夏天,更多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1和B2每天都會從汗水中流失。缺乏這些維生素會使人疲勞,抵抗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據測定,高溫天氣對水溶性維生素的需求量是平時的兩倍多。補充維生素C的好方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B1的好食物有綠豆、紅豆、扁豆等豆類,玉米、大麥、燕麥等粗糧。牛奶和綠葉蔬菜是維生素B2的良好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