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有哪些重要項目?
1體重:體重是代表壹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之壹。通過稱重,可以發現是否有疾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龔說,超重或肥胖的人往往患有肥胖癥、早期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高體重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短時間內過度減肥(不是刻意減肥)往往提示惡性腫瘤、肺結核、糖尿病的可能。
2測血壓:如果發現耳鳴、頭暈、失眠、頭暈等。,妳要時刻關註血壓變化,不要以為是神經衰弱而忽視它。血壓是最容易知道動脈血管彈性的方法。定期測量血壓可以在早期發現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因為很多高血壓患者早期沒有頭痛、頭暈等癥狀,只有測量血壓才能發現異常。
3觸摸淺表淋巴結病、甲狀腺和乳房腫塊。
4檢查眼睛:除了檢查視力,還要檢查眼底和眼壓,可以發現青光眼、白內障、動脈硬化等疾病。眼底動脈檢查可以反映腦動脈硬化的程度。
5實驗室檢查:主要項目有:①血常規,可提示部分血液系統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進行性貧血可提示腫瘤的可能。②查尿常規:可以知道是否有尿路感染、腎炎、尿路結石、腫瘤等。③常規大便試驗+潛血試驗:大便潛血檢查可早期發現消化道腫瘤。④血脂、血糖等生化項目。可早期發現高血脂、糖尿病、肝炎、消化道腫瘤等疾病。⑤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CEA的升高往往預示著某些消化道腫瘤和肺癌的可能。AFP升高提示肝癌的可能。⑥肝功能,尤其是慢性乙肝患者,要經常檢查肝功能。如果是異常,還要進壹步查兩對半乙肝和丙肝抗體,看有沒有急慢性肝炎。
X線檢查:正側位X線胸片:肺癌可早期發現,尤其是吸煙者應每半年檢查壹次。肺結核、肺癌、消化道腫瘤都可以早期發現。如果胸片有異常,應進壹步做胸部CT檢查。
心電圖:早期發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疾病。如果有很多心前區不適的危險因素和癥狀,可以進壹步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或運動心電圖檢查,必要時可以做冠狀動脈造影,了解冠狀動脈的血供情況。
超聲:對肝、膽、胰、腎、子宮、附件進行超聲檢查,可發現肝膽胰腫瘤、婦科腫瘤等疾病,如脂肪肝、膽結石、肝硬化等。
老年男性要做前列腺檢查,女性要做婦科檢查。
10肛門指診:有助於發現直腸癌和前列腺癌。
兒童心理健康檢查的意義
孩子們每年都要接受心理檢查。
體檢大家都很熟悉,但妳聽說過“心理檢查”嗎?
在德國,從幼兒園小朋友到中小學生,每年都要進行壹次心理檢查,從小就上心理課,學習自我調節。
法比安,10歲,最近因為不愛說話,學習成績壹塌糊塗,讓父母很不爽。他的父母帶他去了附近的“精神分析測試咨詢中心”,請專業的心理醫生對他進行測試。法比安的父親說:“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社區裏經常有心理咨詢小冊子,供家長每年帶孩子做心理檢查。我們也很關註孩子的情緒變化。”
心理檢查的意義。
記者了解到,心理醫生通過壹系列的題目測試,與法比安聊天,與他的父母溝通,找出了法比安“不正常”的原因。“這孩子的智商比普通人高。他厭學主要是因為對日常課程不感興趣,缺乏與同學的交流。”然後醫生根據Fabian的性格特點給了他父母壹系列的建議。
醫生還建議法比安在學校學習心理咨詢方面的課程。德國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就開設了壹系列心理學課程,包括自我調節、人際關系、環境適應以及如何表達自己,社區周末也有相關活動。記者在小區附近的心理咨詢中心看到,壹位老師正在和孩子們玩遊戲,告訴他們如何與人交流,通過遊戲學會自我調節。
這裏的工作人員說:“和成年人不壹樣,孩子有自我判斷能力,他們的心理問題不容易被察覺。因此,德國呼籲16歲以下的兒童每年進行壹次心理檢查。壹方面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另壹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入職體檢項目有哪些?
壹、內科檢查
主要是醫生對心、肝、肺、脾、腎、膽進行按壓、聽診,進行系統檢查。
二、外科檢查
在職體檢的項目醫生通過看和摸檢查皮膚和脊柱是否有病變。
第三,血常規
入職體檢包括18項,可以分析全身健康狀況,篩查是否有貧血,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是否正常,及時對血液病、肝病做出判斷。
第四,心電圖
這是檢查心臟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篩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
動詞 (verb的縮寫)肝功能
體檢的項目主要有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對肝臟健康做系統檢查,如各種肝炎、腫瘤等。
六、胸部透視
入職體檢又稱x光檢查,主要是檢查肺部健康狀況。在此,要提醒那些打算懷孕或者已經懷孕的人,不要做胸部x光檢查,這樣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副作用。
體檢註意事項
1,空腹檢查
體檢中有需要抽血的項目,所以體檢前壹天晚飯後不能吃東西,保證空腹八小時以上,以免影響抽血檢查的效果和其他空腹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2.註意體檢時間
空腹采血應在早上6:00-9:00進行,這樣體檢結果更準確。另外,女性最好選擇非月經期進行體檢,最好在月經壹周後檢查。
3.保持好心情
體檢前壹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好心情也能讓體檢順利進行。如果妳情緒低落或興奮,有些測試會不準確。
4、孕婦應註意
如果已經懷孕或者準備懷孕,做體檢的時候壹定要註意,不要去做放射學檢查,比如胸部x光檢查會導致流產或者胎兒畸形。
結論:通過以上體檢項目的介紹,相信準備入職的新老人們都會記憶猶新。做好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才能對自己的身體更負責,把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註意體檢的註意事項也很重要。
老年人體檢項目有哪些?
1.老年人體檢項目有哪些?
1.1,心腦血管檢查。這是老年人體檢的重點。包括血壓測量、心電圖、腦動脈檢查了解血壓、心肌和腦供血、心律失常等。
1.2,b超和胸片。b超可以發現肝膽膀胱是否有腫瘤或結石,頸部彩超可以發現頸動脈內壁是否有斑塊。因為這是無創檢查,老人可以多次檢查。胸部x線攝影可以早期發現肺結核和肺癌。胸部x光檢查因為輻射量大已經從體檢中取消了。
1.3,血糖血脂。肥胖或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老人要特別註意這壹項。
2、老年人體檢應增加項目。
2.1,檢查眼底。可以早期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和原發性青光眼。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可通過檢查眼底反映動脈是否硬化。
2.2、骨密度的檢測。老年人容易骨質疏松,50歲以上的男性和45歲以上的女性都要做骨密度檢測。
2.3、大便潛血試驗。50歲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要納入體檢的“補充名單”,查出是否有消化道疾病。
3.老年人體檢應註意的事項
3.1、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是腎功能的重要指標,這兩項檢測也受飲食影響,尤其是尿素氮,在大量攝入蛋白質後,其在血液中的含量會明顯升高,血清肌酐值也會升高。為了消除飲食的影響,在腎功能體檢前3天應避免吃大量高蛋白食物。
3.2.老年人的血糖調節功能在下降。體檢前吃高糖食物會導致血糖升高。體檢前兩天最好不要吃高糖食物。
3.3、老年人查血糖前不宜過度運動。
3.4、體檢前,心情急躁,睡眠不好,血糖值也可能升高。因此,老年人在查血糖前,除了忌口外,還要註意休息,調節情緒。
3.5.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食物72小時後,體內仍會有部分脂肪和蛋白質未被完全代謝,檢查時肝功能酶的含量會增加,甚至導致高血脂和高膽固醇。因此,除了體檢前3天內不能吃高脂肪食物外,肝功能檢查前24小時內也不宜飲酒,否則會影響肝功能檢查結果。
體檢應該避免哪些誤區?
1,體檢貴:體檢價格壹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部分體檢者經濟能力較好,想壹次性檢查更全面徹底,選擇價格較高的套餐,也可以理解。價格較高的包裝通常包含全套指標。
壹般情況下,建議體檢者從基礎包開始,如果重要指標有問題,再做全套檢查進壹步確診。普通人沒必要選擇特別高端的儀器。個人體檢壹般選擇300-400的項目包,可以摸清自己身體的基本情況。
2、體檢增加心理壓力:很多人認為與其查出大病,不如糊塗,造成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但專家提醒這類人群,早發現早治療才是解決腫瘤等疾病的最佳途徑。
世界衛生組織癌癥咨詢委員會的調查報告顯示,1/3腫瘤是可以預防的;1/3腫瘤可早期發現,早期有效治療;1/3晚期癌癥患者通過治療可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據專家介紹,我國約有1/4的癌癥患者能活5年以上。
老年人保健常識
1,經常洗澡:洗澡的種類很多,有溫泉浴、日光浴、清水浴、空氣浴、沙浴、泥浴等等。可根據條件和身體狀況選擇應用。
2、經常洗腳:每晚睡前用適中的熱水洗腳是養生的秘訣之壹。洗腳後按摩湧泉穴30次以上,有利於睡眠和保健,尤其是在冬天。
3、常養氣:要積極養精,就要保持愉快的精神,心情舒暢,遇事不生氣,胸懷寬廣,吃好,生活正常,勞逸結合,運動第壹,增強抵抗力。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是健康的根本。
4、常養精氣:腎虛的人容易出現腰痛、膝軟、頭暈、耳鳴、失眠、心悸、牙動、精神萎靡、生殖早衰等癥狀。只有采取“養精、護腎、節欲”的措施,才能治療上述疾病,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5.營養:營養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缺壹不可。藥和食物要壹起餵,以食物為主;肉類和蔬菜並重。
6、講衛生:飲食要謹慎,蔬菜水果要洗凈;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刷牙;鍋、碗、筷子、勺子等餐具要清洗消毒;平時衣服和生活環境要幹凈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