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用護理液洗外陰?越洗越癢。
很多女性總喜歡買壹些“護理液”、“清洗液”來清洗外陰和陰道,美其名曰“保健”,但最後往往是因為嚴重的陰道炎不得不就醫。這是為什麽呢?正常女性陰道的pH值在3.8-4.4之間,最適合陰道內乳酸桿菌的增殖。同時,陰道粘膜細胞會分泌更多的糖原供乳桿菌生長,其他條件致病微生物也會受到抑制,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鏈。所以,正常女性的陰道環境是有“自我凈化”的。但陰道內的pH值發生變化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入侵或條件致病微生物在陰道內的繁殖而引起陰道炎。比如用水沖洗陰道,陰道內的pH值會從4.0左右上升到5.2以上,適合在pH值為5.2~6.6的潮濕環境中生長的陰道毛滴蟲就會生長繁殖。如果用洗滌液反復沖洗陰道,長期使用多種抗生素,或者長期使用“護墊”(尤其是有藥物的),穿緊身化纖厚內衣的人,肥胖的人,非常適合念珠菌(念珠菌、黴菌)的大量繁殖,從而引起感染。根據相關質量監測部門公布的數據,國內外生產的女性護理液pH值定義為4.0~4.5。如果在陰道pH值正常的情況下,長期用pH值為3.5的溶液沖洗外陰和陰道,陰道的pH值會降低,酸度增加,有利於酵母菌的生長和黴菌性陰道炎的形成。相反,如果長期使用pH值為4.5的溶液,陰道的pH值會升高,酸度會降低,從而抑制乳酸桿菌的生長,有利於陰道內條件致病菌的生長,有可能導致細菌性陰道病。由於人體皮膚(包括外陰皮膚)的pH值在5.0 ~ 5.6之間,外陰小陰唇內側粘膜和尿道口至陰道口周圍粘膜的pH值約為5.0,如果長期使用pH值為3.5~4.5的溶液沖洗外陰,不僅會將皮膚和粘膜表面的油膜和酸性膜沖走,還會使局部皮膚和粘膜失去保濕和保護功能。外洗液引起的pH值低的皮膚和黏膜容易變得敏感,引起瘙癢。出現皮膚、黏膜瘙癢時,用外用洗液沖洗。因為有些溶液中含有薄荷,讓人洗後短時間內感到涼爽舒適,促使妳每天都洗。不洗就難受,就像上癮壹樣。越洗越癢。在臨床工作中,筆者經常遇到壹些盲目使用外洗藥物的患者。甚至在停用外洗液後,有些人會在兩三個月內出現間歇性瘙癢不適,總想用外洗液重新舒服起來。其實用藥物浸泡或沖洗外陰,藥物的作用是無法進入陰道的,根本起不到治療陰道炎的作用。這是由陰道的解剖和生理結構決定的。雖然陰道口通向外界,但陰道的前後壁是緊密貼合的。不要說泡在藥水裏,藥水根本滲透不到陰道裏,就算是遊泳潛水,水下水壓很大的時候,也不能把水壓到陰道裏。如果遊泳或潛水時水能進入陰道,很快就會充滿水。哪個女人敢遊泳?所以對於陰道炎患者來說,在外面洗藥也是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