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太陽也是很講究的。如果陰天沒有光,陽光不夠強烈,太陽是多雲的,不能曬。要選擇晴天,最好是早上11到晚上1曬太陽。這個時候空氣好,讓人感覺溫暖柔軟。以20分鐘到30分鐘為宜。同時,心經在中午最旺,陽氣在中午最旺。午後,陰氣漸旺。陰陽互換時,稍作休息為宜。這個時候保養心經比較有效。所以,如果能在中午小睡壹會,不僅對養心大有裨益,還能讓下午的工作充滿活力。
技巧二:經常揉三個穴位。
人體有自己的“陽氣窩”,冬季每天摩擦以下三個穴位,不僅對治療疾病有效,對補充陽氣、強身健體也有重要作用。
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的底部,在腳蜷曲時足前部的凹陷處,在足底第2、3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和後2/3的交點處。
每天晚上睡覺前,可以先放松壹下,坐在床上,然後用手掌來回搓腳底,最好搓到腳底發熱為止,然後用拇指指腹按壓湧泉穴,感到酸痛時停止換另壹只腳,有助於緩解手腳冰涼。
關元穴:關元穴位於人體“陰脈之海”任脈,前正中線上,肚臍下三寸。古人形容關元穴是男人儲存精子,女人儲存血液的地方,可見關元穴的重要性。
每天可以以關元為中心逆時針和順時針揉搓左或右手掌3 ~ 5分鐘。然後雙手食指和腹部重疊在壹起,按壓穴位20次,以有局部酸脹感為宜。經常按摩可以起到補益元氣、強身壯精、散寒回陽的作用。
三陰交穴: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點,位於小腿內側。經常用指尖按摩三陰交穴,不僅可以健脾活血,調理肝腎,還有安神的作用。
技巧三:少吃涼。
《尊聖八記·冬攝新聞》中指出“冬之陽入,陰在外,老年人常患上熱下寒。”立冬後,天氣逐漸轉涼,寒邪化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而陽氣根植於腎,所以寒邪最易傷腎陽。所以,這個時候要註意養腎溫腎,應該多吃溫腎補腎的食物,提高人體的防寒能力。
腎陰虛的人容易出現口幹、尿黃、大便幹燥、精神狀態不佳等癥狀。他們需要滋陰補腎,可以多吃枸杞、銀耳等食物。腎陽虛的人常表現為面色蒼白、畏寒、手腳冰涼、精神萎靡、失眠健忘、腰膝酸軟、夜尿頻等。宜補陽補腎,多吃羊肉、牛肉、桂圓、紅棗等滋補品。
秘訣4:保持健康
冬天要養精蓄銳,避免高強度運動,保存陽氣,但是不能不動。最好的選擇是有氧運動。建議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溫和的養生運動,有滋陰壯陽、補元益氣的功效。
同時,隨著氣溫的降低,包括肌肉和關節在內的身體各器官的功能都處於較低的代謝水平,肌肉和韌帶也相對僵硬,所以在運動前要進行壹定時間的熱身活動。
技巧五:拒絕漂亮的“冷凍”人
在冬天,有些愛美人士可能會忽略保暖的問題,但是頸部、背部、腹部、腳部都要保暖。穿高領和圍巾可以避免頭部和頸部受涼。
對於女性來說,腹部保暖是避免痛經的有效方法之壹。用壹些動作按摩護腎,如雙手搓腰,特別是脊柱兩側的後腰,可以溫腎壯陽,疏通氣血;首先,妳要避免露出腳踝。腳上有很多穴位。壹旦受到寒邪侵襲,就會感到身體不適。如果可能的話,可以經常做足浴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