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木本植物的生長周期有哪些?

木本植物的生長周期有哪些?

在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中,從種子形成和萌發到生長、開花、結果和衰老,實生樹的形態和生理特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園林樹木栽培養護的實際需要出發,將整個生命周期劃分為以下幾個年齡段。

種子期(胚胎期)

植物從卵的受精開始,到合子的形成,直到種子發芽。胚胎期主要是促進種子形成,安全貯藏,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播種,使其順利萌發。胚胎期的長短因植物而異。只要有合適的條件,有些植物種子就會發芽。有些植物種子在被給予適宜的條件後不能立即發芽,而是要經過壹段時間的休眠期才能發芽。

初期

從種子發芽到植物第壹次開花。幼年時期是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離心生長旺盛的時期。植物在高度、冠寬、根長、根寬等方面生長迅速。,並逐漸在體內積累大量的營養物質,為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過渡在形態和內部物質上做好準備。

幼齡長短因園林樹木的種類、品種、環境條件、栽培技術而異。

這壹時期的栽培措施是加強土壤管理,充分供應水肥,促進營養器官健康均衡生長,輕剪多留枝,深根多葉,形成良好的樹形結構,產生和積累大量養分,為早期結果打下良好基礎。對於觀賞花卉和果實,需要促進它們的生殖生長。在種植初期1 ~ 2年,當新梢長到壹定長度時,可噴施適當的抑制劑,促進花芽形成,縮短幼期。

目前園林綠化普遍采用大型多年生苗,所以在園林苗圃度過幼年期。需要註意的是,要根據不同的綠化目的來栽培樹木。

成熟期

植物從第壹次開花到樹木衰老。

青年期:從植物第壹次開花到大量開花結束。其特點是樹冠和根系的加速擴張,是離心生長最快的時期,可以達到或接近最大營養面積。植物每年都能開花結果,但數量少,質量不高。這壹時期的栽培措施:要給予良好的環境條件,加強肥水管理。對於以觀花觀果為目的的樹木,以輕伐重施肥為主要措施,目標是使樹冠盡快達到預定的最大營養面積;同時要放松樹勢,促進樹木生長和花芽形成。如果長勢過旺,可少施氮肥,多施磷肥、鉀肥,必要時可適當使用化學抑制劑。

成熟期:從樹木大量開始開花結果到承載力急劇下降,樹冠外枝條幹枯。其特點是花芽發育完全,開花結果部位擴大,數量增多。葉、芽、花的形狀都表現出定型。骨幹枝離心生長停止,樹冠達到最大後,由於頂生小枝的衰退或收縮修剪,往往會再次萎縮。根系末端的須根也死亡,樹冠內腔開始出現少量旺盛的再生枝。

這壹時期的栽培措施應加強水肥管理;提早施基肥,分期追肥;要認真更新修剪,才能繼續旺盛生長,避免早衰。同時切掉部分骨幹根,促進根系再生。

熟化期

主幹枝和根逐漸衰退,生長明顯減弱,直至植株死亡。表現為骨幹枝和根大量死亡,營養枝和結果母枝越來越少,枝條細長,生長量小,樹木平衡破壞嚴重,樹冠再生復壯能力弱,抗逆性明顯降低,木材腐爛,樹皮剝落,樹木衰老,逐漸死亡。

這壹時期的栽培技術和措施應根據不同的目的而有所不同。對於常見的花灌木,可以發芽再生,也可以砍伐後重新種植;對於古樹名木,要采取各種復壯措施,盡可能延長其生命周期,只有在無法挽回、失去任何價值的情況下,才能砍伐。

對於無性樹的生命周期來說,除了種子期,可能沒有幼期或者幼期比較短。因此,無性系樹木生命周期中的年齡期可分為三個時期:幼年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各齡段的特點和管理措施與苗木相應時期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