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李冰幾歲了?

李冰幾歲了?

李冰(約公元前302 ~235年)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

秦末年(約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李冰在四川都江堰市(原冠縣)岷江出口處,負責修建中國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從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來。

據《華陽國誌疏誌》記載,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裝過壹個石人的水尺,是我國早期的水位觀測設施。他還在今天的宜賓、樂山等地挖灘疏浚航道,修建了文井河(今重慶縣西河)、穆白河(今邛崍南河)、洛水河(今石婷河)、綿水河(今綿遠河)等灌溉和航運工程,還修了索橋,開了鹽井。

擴展數據:

李冰是戰國時期傑出的水利工程師、都江堰的設計者和組織者。聞名中外的都江堰位於四川省中部的岷江中遊。整個工程由引水堰、飛沙堰、寶瓶口三個主體工程組成。

其規模之大、位置之適宜、布局之合理,兼具防洪、灌溉、航運三大功能,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罕見的奇跡。兩千多年來,它壹直在灌溉和排水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保證了當地的農業生產。

李冰鎮守蜀國的時間沒有文字記載,大約是從秦趙浩棋到秦孝王(公元前277-250)的30年。

在擔任蜀守期間,李冰還為蜀國的其他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李冰“知水脈,通廣都(今成都雙流)鹽井,故蜀地滿養生。”在此之前,四川鹽礦開采處於非常原始的狀態,依靠天然鹽泉和鹽石。李冰創造了鑿井用鹵水煮鹽的方法,結束了巴蜀制鹽的原始局面。

這也是中國史書上最早的挖井煮鹽的記載。李冰還在成都修建了七座橋梁:“直溪門邕江大橋;西南石牛門叫城橋,石犀隱於深;城南的河橋;杜南劉悅萬裏橋;西邊叫伊犁橋,上邊(也)叫蕓香橋;橋從湍急的橋向西斷裂,稱為長生橋;邕江以西有永平橋。”這七座橋是運河上的便利設施。

百度百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