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壹役,解放軍殲滅敵軍5.6萬余人,俘虜32.4萬余人,取得了轟轟烈烈的勝利。
從此不僅解放了整個東北,解放軍也第壹次超過了國軍。
遼沈戰役中,廖耀湘是壹個無法回避的名字。作為國民黨第9兵團的團長,他在戰場上的頑強抵抗給解放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但廖耀湘的反抗最終是徒勞的。
但遼沈戰役後,劉亞樓設宴招待廖耀湘,廖耀湘卻壹點也不丟面子,當場拍桌子。
那麽,劉亞樓為什麽要招待廖耀湘呢?他為什麽拒絕接受?
1948 11.3遼沈戰役後的第二天,林彪翻閱被俘國軍將領名單,發現了幾個熟悉的名字。
其中廖耀湘也赫然在列,林彪不禁回憶起往事。
原來,解放戰爭時期,兩人多次交戰,林彪對這位國軍名將也十分賞識。
於是他專門委托東北軍區參謀長劉亞樓設宴招待這批被俘的高級軍官。
當晚,劉亞樓在總部擺了壹桌好酒好菜,把他們都請了過來。
當時國軍剛剛戰敗,解放戰爭勝利的天平完全向我軍傾斜,所以這群國軍將領擔心這是壹場宴會。
所以,他們都是虔誠而恭敬的。在劉亞樓他們上前敬酒時,也是陪笑,再也不敢多說。
然而,廖耀湘是這個群體中最特殊的壹個。
看著劉亞樓舉起的酒杯,他沒有舉杯回禮,而是怒視著,眼裏流露出無盡的怨恨和遺憾。
“廖雄怎麽了?如果妳不開心,不妨直接說出來。”
面對廖耀湘的粗魯行為,劉亞樓保持著自己的風度,慢慢詢問自己不滿的原因。
見劉亞樓誠懇地發問,廖耀湘也暫時收起了敵意,但他眼中的不忿依然沒能消退。
然後他拍了壹下桌子,突然站起來說道:
“妳們是怎麽對抗解放軍的?我沒有任何軍事素養。告訴林彪,如果可以,他可以讓我回去。我們將展開隊形,打另壹場比賽。”。
見廖耀湘突然發飆,其他將領怕他惹怒了所謂的“雷公”劉亞樓,所以紛紛上前勸解。
然而,劉亞樓卻揮了揮手。“輸贏是兵家常事。而且,打架天生靈活。怎麽會有教條?”
但是,廖耀湘還是黑著臉壹言不發。他壹看,劉亞樓就把警衛員招來,在他耳邊說了幾句。
不久後,壹名男子帶著警衛進入宴會廳。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廖耀湘驚訝又激動,仿佛變了壹個人。
簡短交談後,廖耀湘馬上收起壞脾氣,舉杯敬劉亞樓三杯酒,緩和了現場緊張的氣氛。
這次飯局之後,廖耀湘也開始恢復自己在競選中的決策,對解放軍的態度開始轉變。
可以說,廖耀湘能夠從壹個“刺頭”變成壹個改過自新的人,酒席上這個人的出現功不可沒。
說到這裏,有些朋友可能會好奇。廖耀湘為什麽不服?晚宴上的這個男人到底是誰?
要理解這壹點,我們不妨從廖耀湘的生平說起。
1906,廖耀湘出生於湖南邵陽壹個書香世家。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愛讀書。
不僅如此,年紀輕輕的廖耀湘就從父親那裏得知中國被狼群包圍,民生蕭條,於是下定決心參軍報國。
20歲時,廖耀湘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
在校期間,他壹邊學習軍事戰術,壹邊強身健體,時刻為自己的軍旅生涯做準備。
1930,廖耀湘再次參加留學考試。這壹次,他的表現也名列前茅。但是由於他的體型小,被刷掉了。
當時,廖耀湘極其沮喪,但他萬萬沒想到,這次失敗是他人生的壹個重要轉折點。
原來,蔣介石在審核留學人員名單時,很快註意到了這個成績壹流卻沒上榜的學生。
經過了解,蔣介石得知廖耀湘德才兼備,只是因為長相不好看,才不幸落榜。
於是,他趕緊下令重新加入廖耀湘的大名單。正是在蔣介石的幫助下,廖耀湘獲得了在法國聖西裏爾軍事學院學習的機會。
可見蔣介石對廖耀湘是有恩的,所以廖耀湘壹直把這份恩情記在心裏。
到解放戰爭結束,他明知國民黨腐敗軟弱,但仍堅持戰鬥。原因之壹是他感激蔣介石的伯樂之舉。
當然,這是後話。1936年,廖耀湘順利從法國回國。憑借與蔣介石的關系,他在軍中不斷得到提拔。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他已經是第二旅中校參謀長,升遷速度壹度讓軍中同僚羨慕。
在抗日戰爭中,廖耀湘也做出了諸多貢獻。先後參加南京保衛戰和昆侖關戰役。在此期間,他以勇敢和足智多謀的表現贏得了蔣介石的信任。
於是,1941年,在蔣介石的提拔下,廖耀湘升任第五軍新二十二師副師長。
次年,他率領遠征軍出兵緬甸。經過兩年的戰鬥,他幫助緬甸從日軍手中奪回了大片土地。
抗日戰爭勝利後,廖耀湘在國民黨內聲名鵲起,被提升為新六軍軍長。
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沒多久,廖耀湘就開始和解放軍打仗了。這期間,他的主要對手是黃埔軍校大四的林彪。
解放戰爭初期,面對用兵如神的林彪,廖耀湘還是取得了壹些優勢。
1946年4月,四平保衛戰悄然打響。四平雖然只是個小鎮,但地處東北平原中部,是長春的天然屏障。如果四平失守,我軍將陷入極大的被動局面。
因此,林彪親自指揮了這次戰役。
然而,在5月15日,廖耀湘看了壹眼四平的核心交通樞紐威遠堡,他知道只要拿下威遠堡,四平就穩操勝券了。
於是廖耀湘帶著新6軍的壹個團,連夜對威遠堡發起了突襲。戰鬥打響後,林彪也迅速反應,頂住了敵人的第壹波進攻。
然而,廖耀湘非常清楚林彪高超的指揮能力。他明白法術戰術不能打,所以他打了火。
要知道,他雖然只帶了壹個團,卻是壹支完全裝備美式機械的精銳部隊。在重炮火力的掩護下,廖耀湘命令該團不斷強攻威遠堡。
經過壹天的戰鬥,林彪知道再堅持下去損失會更重,於是下令撤退。
這場戰爭讓廖耀湘充滿了野心。壹年後,與林彪打了三仗,憑借軍事優勢,再次擊敗林彪。
在前兩次與林彪的對抗中,廖耀湘大獲全勝,於是他開始認為自己的新6軍才是王牌。
但他忽視了兵力和裝備的差距,高估了自己的指揮能力,這也讓他在遼沈戰役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1948年9月,遼沈戰役正式打響。此時的國家實力與壹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林彪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已改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兵力強大,戰力優越。
所以遼沈戰役開始不久,人民解放軍就在林彪的指揮下大踏步前進。65438年10月7日,東北人民解放軍5個縱隊直搗錦州。
經過壹周的激戰,錦州很快被攻克,東北解放形勢開始明朗。
拿下錦州後,為了再戰,休息壹下也是情理之中。但林彪決定把矛頭指向錦州城外廖耀湘領導的第九軍,命令部下馬不停蹄地進攻。
原來,從林彪開始進攻錦州開始,廖耀湘就帶著六個軍110000人去支援了。
很遺憾他來晚了。當他到達錦州城外130公裏處時,錦州已被我軍拿下,此時廖耀湘卻進退兩難。
在他自己看來,解放軍如日中天,士氣高昂。它應該等待機會,永遠不要正面對抗。
但是,蔣介石不這麽認為。當時國民黨屢戰屢敗,大片土地已被我軍解放,蔣介石急了,不肯輕易放棄壹城壹池。
不僅如此,蔣介石明白,從實力上來說,國軍已經不是人民解放軍的對手,要想出奇制勝,只能依靠美國的援助。
當時正值美國大選期間,時機至關重要。為了給美國繼續“投資”國民黨的信心,蔣介石下定決心,壹定要在東北有所建樹。
所以,盡管解放軍士氣如虹,蔣介石還是把廖耀湘駐紮在這裏,以便找機會收復錦州。
對於這種極端冒險的策略,廖耀湘當然不同意,但上級命令不能不服從,只能駐紮在錦州外,但他做夢也沒想到林彪的動作這麽快。
10年10月20日,林彪下令全殲廖耀湘領導的第9兵團。為此,他專門調動了十個縱隊中的九個,只為壹次戰鬥完成自己的最佳狀態,使廖耀湘不能徹底翻身。
然後,戰鬥悄然打響。在林彪的部署下,人民解放軍如日中天,廖耀湘的110000部隊根本不堪壹擊。雙方激戰壹天後,倉皇而逃。
10年10月26日,廖耀湘試圖偽裝成農民逃跑,但很快被抓。就這樣,他與林彪的最後壹次交鋒戛然而止。
就在被俘的時候,廖耀湘還是想不明白林彪為什麽能夠打敗自己。
遼沈戰役後,劉亞樓奉林彪之命設宴招待國軍俘虜。這期間廖耀湘還在疑惑,於是就出現了我們開頭說的那壹幕。
面對劉亞樓的好意,他拒絕接受。反而拍桌子,氣氛很緊張。
這時,壹名男子在警衛的帶領下進入宴會廳。全國將領立刻起立敬禮,廖耀湘情不自禁地站在原地,臉上驚喜交加。
原來,此人是長春國軍守備司令鄭洞國。
按照蔣介石的說法,鄭洞國已經“為國捐軀,死得光榮”,是國民黨的大英雄,所以廖耀湘看到他還活著,非常驚訝。
事實上,在遼沈戰役的關鍵時刻,新7軍全體官兵宣布放下武器。
1948 10 21淩晨,駐守長春中央銀行大樓的兵團直屬部隊以突圍為名劫持鄭洞國並投降,長春解放。
後來鄭洞國在我軍得到重用。見廖耀湘執拗,劉亞樓把他叫了進來,希望開導廖耀湘。
事實證明,確實有效。鄭洞國不僅是黃埔的元老,廖耀湘也是遠征軍的老領導,所以廖耀湘壹直很尊敬他。
席間,鄭洞國講述了自己起義後的經歷。他說,解放軍管理的地區,社會穩定,人民幸福,與國民黨控制的地區完全不同。
廖耀湘仔細壹想,發現確有其事,他壹直只是感激蔣介石的好意接見他。
想到這,廖耀湘馬上向劉亞樓道歉,舉起酒杯,敬了他三杯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廖耀湘先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和Kutokuhayashi監獄接受改造。這期間,他積極配合,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洗禮。
劉伯承看到他成功轉型很高興,邀請他到解放軍軍事學院講學。
1961年,廖耀湘被特赦出獄,徹底重獲自由。此後,他與溥儀等人壹起擔任政協委員和文史專員。
由此可見,廖耀湘晚年的平靜生活,與1948年的宴會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