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點函數
溝,又名人、鼻人、鬼宮、鬼市、鬼客廳。在面部,當仁溝的上1/3和中1/3的交點,就是督脈的穴位。點在口鼻之間,即天空之下,地面之上,人以此命名。鼻子與天氣相連(大自然的大氣充滿營養),嘴巴與大地的大氣相連(五谷雜糧的大氣,即攝取食物,吸取精華,排出糟粕,還原到地面,促進水谷的生長,進而供給人體的需要)。養生專家閉口不言,舌在上腭,把口中的津液向下輸送,潤喉,滲透臟腑。人也咽口水翻上來,故名溝。此穴具有祛風清熱、調和陰陽、醒腦開竅、回陽救逆、安神活絡、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暈厥、昏迷、癲癇、狂躁、癲癇、子癇、狂躁(癔癥)、急性驚厥、昏迷、口眼?斜,產後血暈,鼻衄,無臭,心腹脹滿,絞痛,氣短,口渴,水腫,黃疸,寒熱頭痛,崩漏,丹毒。
峰府,又名童本、鬼枕、鬼洞、鬼林、草溪、邢星。穴位在頸背,發際線中間65,438+0寸時,枕隆直下,在兩側斜方肌之間的凹陷處,是督脈的穴位,也是督脈和陽萎經的交點。此穴是感冒入侵的門戶,也主要用於治療中風、舌淡等風病,故名風府。此穴有祛風、醒腦、開竅、清熱瀉火、安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中風、失語、偏癱、感冒、頭痛、落枕、頭暈、鼻出血、咽痛、嘔吐、癲狂。
組合功能
水溝是督脈的穴位,具有祛風清熱、調和陰陽、醒腦開竅、回陽救逆、安神通絡、止痛的作用;風府是督脈的穴位,具有祛風邪氣、醒腦開竅、清熱瀉火、安神定誌的功效。溝位於口鼻之間,風房在頭後。兩穴配伍,壹前壹後,兩面夾擊,直達患處,祛風邪氣,醒腦開竅,安神之力增強。
療法
1.中風。
2.嘴巴和眼睛?斜、偏癱等疾病。
3.急性腰扭傷。
方法學
溝:仰臥或仰臥,取人體溝中線上中1/3交點處的穴位。自下而上斜刺0.3±0.5寸,以兩眼含淚為準來衡量針刺強度。
風府:端坐,頭微前傾,在後發際線中間上方65,438+0寸,此時枕骨隆突直下凹陷處。直刺0.5 1寸,針刺不可過深,也不可斜向上,以免刺到生命中樞。
經驗
水溝-風府可合用治療急性中風,其機理為:風為百病之源,善舉幾變。張仲景《金匱要略》說:“邪入汙,舌難言,口吐。”用舌根蓋腎脈,用舌根蓋脾脈,散舌根,心絡也是舌根。所以,普通感冒如果在這三個臟區,他的舌頭會很難說話,口吐唾沫,神誌不清。此外,三陽的經絡進入頜骨和臉頰,並夾在嘴裏。今天楊家是感冒的客人,所以經絡緊繃,嘴巴張不開。按規律,人要用開關化痰,通陽安神,瀉風搜舌,通三陽經絡。凡中風急癥,閉牙無意識施,可使關橋立開,人醒,語自利害,轉危為安。另外,比如嘴巴和眼睛?斜、偏燥、偏癱等。,雖然都是經行和經絡的癥狀,但都是與中風同源的疾病(都屬於腦源性疾病,也就是說病根在腦),兩者都有很好的療效。
治療急性腰扭傷時,患者取坐位,在溝、風府各刺0.5寸,前後同步進行雙手針刺,指導患者活動腰部,往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