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2022年,“養豬場拆遷”再次來襲!這三類養豬場都要拆遷,中小養殖戶要註意了!

2022年,“養豬場拆遷”再次來襲!這三類養豬場都要拆遷,中小養殖戶要註意了!

最近養豬成本越來越高,豬飼料幾乎每周都漲價!但對於養殖戶來說,最大的成本損失不是昂貴的飼料,而是“拆除養豬場”!根據多家養豬網的整理發現,近期不少地方開始“嚴抓環保”,如資陽458家養殖場,淮安500家環境差的養殖場,成都、海南、溫州等地開始整治養殖汙染......

多地再現“養豬場拆遷”

為了控制水產養殖汙染,大規模的“養豬場拆遷”在許多地方壹再上演:

據資陽生態文明建設新聞發布會信息,資陽加強畜禽養殖汙染監管,整改汙染隱患養殖場(戶)458個,提升規模以上畜禽養殖場360個。全市畜禽養殖場糞汙處理利用設施配套率達到100%。

成都邛崍市生態環境局開展“畜禽養殖汙染專項執法行動”已有數月。目前已檢查養殖場70余家,發現問題18個,立案查處3起。擬處罰金額為21.56萬元。

9月14日,海南文昌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對愛美水庫庫區壹大型非法養豬場及羊棚進行拆除工作。養豬場占地約200平方米,羊棚占地約60平方米。稱將以“發現壹處,拆除壹處”的高壓態勢嚴查畜禽養殖汙染問題。

據9月21日媒體報道,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彭溪鎮發現10余個養豬場在水源地附近違規建設,汙水直排溪流。當地政府部門調查後要求立即整改,避免影響周邊環境。

江蘇省淮安市也顯示,2022年,該市將逐步淘汰500家設施落後、養殖環境差的養殖場(戶)。

事實上,不僅是上述案例,廣西、四川、福建等地也在今年5、6月份率先開展了“清理汙染、拆除養豬場”行動,尤其是四川樂山,共整改養殖場7000余家,罰款433萬元!這讓很多農民擔心,2022年新壹輪的環保風暴是不是又要來了?

多省嚴格環保

農民應該特別註意的是,許多省份和地區都出臺了新政策來嚴格控制環境汙染:

9月起,湖南省正式實施新版《湖南省畜禽養殖汙染防治條例》。新規要求所有養殖主體明確記錄牲畜的品種和規模以及廢棄物的產生、排放和利用情況。

而且要“先領證,後排汙”,保證“照證排汙”。

9月21日,浙江省發布《浙江省畜禽養殖場規模標準》,對各類養殖場規模標準進行優化升級。基於此,養殖場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申請排汙許可證。

實行“按規模治汙”。

此外,甘肅省蘭州市、四川省自貢市、四川省犍為縣、山東省平度市等地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或文件,對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規劃。

這說明對於農民來說,環保仍然是壹根不能放松的紅繩!雖然目前只有上述地區發布了“新方案”,但全國治理畜禽汙染的方向是壹致的!對於地方單位,養殖場零容忍三種情況,中小養殖戶壹定要註意!

註意這三類養豬場

隨著豬價的回升,很多地區的中小養殖戶都在增加。比如開始整改的彭溪鎮,這兩個月新增了不少養豬場,目前甚至有進壹步增長的勢頭!據此,彭溪鎮表示,他們正在努力控制養殖總量,引導農民轉業。

所以中小養殖戶壹定要註意,這三種情況都容易觸碰環保底線,不管妳是想再養還是正在養殖,所以都要拆遷:

1.違法用地:無論養豬場建在耕地上還是林地上,都屬於違法占地。另外,水源附近絕對不允許建,壹經發現,壹律拆除。

2.環保不合格,手續不全:畜牧業汙染問題開始整改以來,養殖場需要經過環保評估才能開工,否則會被責令關停。

3.建在居民區附近:養豬場建在居民區附近,容易因汙染影響附近群眾。通常只要有人舉報,養豬場整改幾乎是勢在必行。

事實上,在養豬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糞便。如果直接排放,確實會影響生態環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

大部分農民被拆遷,壹方面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治理汙染,另壹方面是因為缺乏技術和資金。

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在整改時不要“拆”養豬場。畢竟現在全國生豬供應緊張,每個養豬場都有肉類供應價值;而且農民耗盡家庭資產才建的養豬場,希望通過養豬“脫貧致富”。壹旦拆除,他們將壹貧如洗!

事實上,今年的中央壹號文件也明確指出,要“加強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

有關部門可以盡力幫助農民提高汙染治理,提高農家肥的利用水平,既幫助農民致富又穩定豬肉供應。豈不是兩全其美?需要註意的是,“壹號文件”不僅為農民指方向,也為地方部門指方向!

大量散戶被淘汰,誰來讓農民致富?

養豬業還記得當年最嚴的“環保風暴”嗎!當時全國各地拆除了大量養殖場,也正是從那壹年開始,大量散養戶被淘汰,養豬業加速向規模化發展。

據統計,曾經占據85%市場份額(每年100頭以下)的小散戶,到2020年將只占據26%的市場份額!明顯減少近60%!

現在500多家養豬場占據了生豬市場的60%左右!真正的小散戶越來越少。

但很多從事“鄉村振興”事業的人也在思考壹個問題:如果農民不養豬了,怎麽致富?

從我們的國情來看,“畜牧養殖”幾乎是農民最常見、最簡單的致富方式。

由於很多山村地勢險要,無法進行“大規模種植”,即使有大型機械也不可能上得去!只靠壹雙手種田是很難致富的,除非有養殖業的加持。

更現實壹點,當種田不賺錢的時候,當代農民就老了,退休了。新壹代農民從哪裏來?未來中國19億畝耕地誰來種?

現狀是“80後不願意種地,90後不提種地,00後忘了種地”。

但不是年輕人不能吃苦,而是吃苦了才能看到錢!年輕人做農民不會覺得丟人,但是不賺錢真的很丟人!

這也是為什麽國家在大力引導農民實現“種養結合”,推進養殖糞便資源化利用!地方單位有責任和義務幫助農民“治糞,搞好養殖”,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拆掉養豬場,保護環境”!

展望未來,“鄉村振興”離不開大量的中小農戶和有良心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