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妳七個註意點,妳可以自己研究那兩個。
第壹:工具的選擇
中醫告訴我們,煮中藥最好選擇沙鍋。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砂鍋。這些砂鍋是用陶瓷做的,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中藥的功效。另外,不銹鋼也是不錯的材料選擇,不會生銹,在市面上比較常見。但是需要註意的是,煮中藥千萬不要選擇鐵鍋或者銅鍋,這樣會影響藥效。
第二:做好清潔工作。
其實在專業藥店買的藥材,大部分都是不需要清洗的,不用擔心不幹凈。如果壹定要清洗藥材,只需要放入清水中快速清洗即可。切勿浸泡它們進行清潔。如果需要熬制的藥材是小顆粒的,比如車前子、決明子等,在清洗過程中壹定要保護好,壹定不能沖走。
第三:水量。
重要的是要用幹凈的水來煮,所以水量需要特別選擇。很多人說,煮藥材,三碗水熬成壹碗水就夠了。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其實這種方法並不科學,因為首先每個家庭的碗大小不壹樣。熬中藥的時候,加的水壹定要能淹沒藥材水面兩到三厘米,也可以用手壓著藥材剛好溢出手背。其中特別需要註意的是,有些中草藥,尤其是花草類的,吸水量很大。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後,水位會下降。這個時候就要繼續增加壹些,然後開始熬中草藥。
第四:溫度。
有經驗的老中醫告訴我們,氣溫也會影響中藥的療效。建議熬制中藥時,先用大火,熬制後改為小火。但如果是煮壹些具有治療外感疾病功效的藥物,則應燒開水後繼續上火,煮十五分鐘左右。
第五:熬中藥的時間
很多人關心煮中藥需要的時間。壹般情況下,火把水燒開後再煨。如果是常用中藥,第壹次煎煮時間應控制在20至25分鐘左右,第二次煎煮時間應控制在15至20分鐘左右。如果煎中藥的功效是緩解表證,那麽第壹次煎的時間應減少到10至15分鐘,第二次煎的時間應在10分鐘左右。如果對滋補很重要,那麽就要適當增加煎煮時間,第壹次控制在半小時到四十分鐘內,第二次控制在二十五分鐘到半小時內。
第六:中藥二煎註意事項
中藥不用煎壹次。壹般中藥需要煎兩次。如果是滋補的中藥,煎的次數需要增加,比如三次左右。如果是壹些醫生開的劑量較大的藥方,最好煎三次左右,以便更好地滲出藥效。
建議患者將煎好的藥液兩次混合,分兩次服用。如果是熬過三次的中草藥,可以做類比。這樣服用後,藥效更加均衡,避免對身體造成不適。
第七:藥液過濾。
建議湯藥煮好後立即過濾,中藥不要長時間放在鍋裏,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