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梁昌霖創立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上線叮咚小區APP,探索社區O2O業態,隨後在2014 2017年期間公司探索各種社區生活服務,最終定位家庭買菜業務,2017年5月更名為“叮咚買菜”,以“移動端下單+前置倉配貨+29分鐘內即時配送到家”的模式提供生鮮菜品服務。
叮咚買菜以上海為核心城市,以生鮮為切入口,聚焦25 45歲的壹二線城市年輕群體,圍繞壹日三餐的生活場景,以高頻剛性的生鮮產品為主要運營品類,對標菜市場,為壹二線城市中沒有時間或者懶得去菜場的年輕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到家產品。
在商業模式上,叮咚買菜以前置倉為核心,以“品質確定、時間確定、品類確定”為核心指導原則,將前置倉建在社區周圍壹公裏,結合大數據測算,確保消費者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始終能購買到高品質的生鮮產品,強調“下單後29分鐘即可送達”確保配送時間的確定性,同時利用生鮮及相關配料等全品類布局,為消費者提供做飯所需產品的壹站式購物,從而建立起與用戶高度的信任感,培養用戶使用習慣,提升用戶粘性。
據官方披露數據顯示,叮咚買菜2019年全年GMV超過50億元;目前已進駐國內超12個主要城市,全覆蓋壹線城市,前置倉數量近千個。
盡管身處電商行業,但叮咚買菜並沒有把關註點集中在“流量”上。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曾對媒體表示,賣菜不是簡單的流量生意,其本質是產業互聯網,背後是壹個龐大的農業產業以及供應鏈體系。目前生鮮電商滲透率依然還不高,有萬億級市場待挖掘。但生鮮易損、供應集中的特點,決定了只有可確定、可控的供應鏈,以及品質確定、品類確定,才能真正解決商品從原產地到餐桌的壹系列難題。在行業發展空前繁榮的同時,以叮咚買菜為代表的生鮮電商,會給消費者帶來越來越多的新商品和新體驗。
“品質確定、時間確定、品類確定”三個確定性的實現,是叮咚買菜商業模式背後的關鍵。叮咚買菜相關負責人表示,叮咚買菜壹直強調,第壹原則就是確定性原則,從商品的品質、時間、品類三方面實現這種確定性。其中,時間的確定性,就需要通過自建物流最快實現29分鐘的標準服務,如約配送。同時,構建生態圈系統運營,實現從產地直供、運輸、倉儲到配送,人、貨、倉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
對於生鮮電商來說,保證產品的質量和食品的安全為重中之重。把握每分每秒,才能保證生鮮商品的核心競爭力。
梁昌霖認為,自來水無色無味、不刺激、不昂貴,卻是生命之源。吃菜也是壹樣,人們都希望吃得好、吃得健康,也希望有很多新奇和變化。而賣菜是社會基礎設施,可以滿足所有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2019年,叮咚買菜再次升級對“自來水模式”的認知,提出叮咚買菜要“讓美好的食材像自來水壹樣,觸手可得”。而這背後,壹方面源於前置倉的快速配送反應,另壹方面是通過打造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從源頭進行基地直采,從“田間直送到餐桌”減少中間環節,並經過環環相扣“7+1品控流程”的精選,為消費者提供既新鮮,又品質確定的生鮮產品。
對於“自來水模式”的優勢,梁昌霖認為,壹是極致便利,不需要花時間等待;二是不依賴選址,傳統零售商業非常依賴線下選址,但叮咚買菜的前置倉模式破解了這個難題;三是可以全城覆蓋。
為了讓生鮮離消費者更近,叮咚買菜采取“前置倉+到家”的模式,將前置倉布局在供應鏈末端最靠近消費者的壹個節點。叮咚買菜的前置倉選址,壹般選在離消費者較近,但人流量很少的地方。只要用戶在叮咚買菜線上平臺下單,系統接到訂單後,短時間內就能合理規劃路線,由最近的前置倉安排配送員送貨到家。由於叮咚買菜前置倉不進行對外營業,配送全部自營,因此保證了配送的專業性和及時性。
2019年10月,叮咚買菜運營主體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成立上海柿柿順物流有限公司,著手打造自有物流體系。據了解,叮咚買菜從用戶下單到騎手出發配送,整個操作在3分鐘內完成。而從下單到菜品送到用戶手裏,最快僅需29分鐘左右,實現如約配送的標準服務。這也是叮咚買菜的最具特色之處。
同時,面對疫情期間訂單爆發式增長、配送員緊缺等情況,叮咚買菜進行了壹個較大調整,即不再強調30分鐘內配送到家,而是采用預約方式,以實現分揀和配送的集約化作業,提高效率。但預約壹個時間點後,叮咚買菜依然實行這個時間點後30分鐘配送到家,這與其他同行實行的2小時配送到家、次日達有較大區別。
不僅如此,叮咚買菜還在疫情期間嘗試在部分區域采用汽車送貨,以解決運力瓶頸。資料顯示,2020年2月,為了保障疫情期間市民們的吃菜需求,叮咚買菜與蔚來汽車合作,使用了12輛ES8,分別投放到叮咚買菜12個前置倉用於配送。並通過及時開發新算法,優化訂單分配系統,采取集約化配送方式等做法,大大提升了運力和效率。
在上半場的生鮮電商時代,大家都是跑馬圈地,頗有北方遊牧民族打江山的感覺。下半場該如何做?在梁昌霖看來,要把產業做深、做厚,做真正的生活服務,才能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站住腳。
每壹種生鮮背後,都是漫長復雜的產業鏈、供應鏈。從田間地頭到餐桌,每壹個環節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將生鮮電商的競爭比作冰山,海平面上看到的是規模,海平面下看不到的是組織能力、供應鏈能力和數據算法能力。做好這些,才能在不確定性中實現“三個確定”。
據悉,目前叮咚買菜正在積極推動供應鏈各環節數字化改造,包括采購、運輸、大倉加工、前置倉配送等,實現全鏈路可視化,提升生鮮供應鏈的確定性,實現訂單滿足率以及庫存周轉效率的提升。具體包括:
(1)通過對用戶的線消費行為數據采集和分析,從用戶的商品偏好、消費習慣,用戶滲透等維度進行需求預測,區別於以往根據消費的增長趨勢或者說基於商業敏感來進行判斷的方式,因為從用戶需求側的預測準確性更高,從而更利於采購部門精準備貨,及時調整商品庫存策略,從而降低缺貨和損耗。
(2)通過挖掘用戶對商品的點擊與評價信息,可以了解商品的受歡迎程度,進行針對性的選品與汰換,改進商品質量,提高用戶滿意度。
(3)實現包括采購、運輸、大倉加工、前置倉配送等在內的全鏈路可視化,提升生鮮供應鏈的確定性,實現訂單滿足率以及庫存周轉效率的提升。
資料顯示,目前叮咚買菜已經在配送環節實現了全流程的數字化,借助BI系統後臺對配送員配送線路的自動調度以及騎行路徑規劃,壹名配送員可以在壹個小時完成7單的配送。
2020年5月,叮咚買菜與上海聯通達成戰略合作,具體內容包括:上海聯通將為叮咚買菜量身定制“智能冷鏈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助力其優化供應鏈,降低損耗,節約成本。同時,雙方合作利用大數據算法來實現前置倉的精準布局及末端用戶的精準畫像,從而提高配送效率。據悉,雙方還將利用5G網絡、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助力農業“新基建”,保障後疫情時代的民生需求,推動服務型經濟發展。
未來,叮咚買菜將在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技術上再下功夫,力爭在需求預測、商品智能推薦、配送路線規劃、末端物流自動調度等方面有持續突破,以全面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