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遊客在拙政園、寒山寺、虎丘感受喧囂時,西苑的小眾與雅致大概只有當地人知道——品壹壺西苑禪茶,壹大早沖壹碗湯面,到處遇見粘粘的寺貓,就是姑蘇時光。
18年,塞翁吉主動退出國家4A景區。四年後,沒有了4A光環,賽昂基還能生存嗎?
西園寺始建於元朝至正元年間,當時叫歸元寺,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崇禎八年,律師茂林在此宣揚法家思想,改名為莊潔法務寺,又因西園有放生池,被蘇州人俗稱為塞翁寺。
在上塘河畔,喬峰路壹側,壹堵黃色的墻和壹面瓷磚砌成的墻將喧囂的世界分隔開來。此岸,人在生活,彼岸,人在避塵,清理。
墻後智慧橋、福德橋橫跨上塘河,據說是寺院住持對眾生的祝福和期待。河水流淌,橋影斑駁。進出寺廟,講究的遊客總會踏上不同的拱橋,在塵土中做小小的祈禱。
走過壹個空門,壹個空門,壹個空門,就進入了真正的西園。
其實西園寺不算太大。在臨河的前園壹側,鐘樓和鼓樓在菩提路的盡頭相對而立。每天早晚的重大祭祀活動和作業,鐘鼓都會響起。
當晨鐘敲響,梵音縈繞耳際的時候,妳也可以在西園寺得到壹點身心的寧靜。
穿過供奉四大天王的天王殿,宏偉的大雄寶殿映入眼簾。大雄寶殿倚山重檐,寬七尺,飛檐翹角,具有典型的江南佛寺特色。
大雄寶殿內佛像莊嚴靈動,供奉三佛: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創始人,引領他人自覺感受他;藥師佛是東方玻璃世界的領袖,他保護人們免遭災難並延長他們的壽命。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領袖,帶領眾生擺脫煩惱。
雖然賽昂基是蘇州的少數民族寺廟,但當地人都喜歡來這裏燒香。蠟燭燃燒久了,點燃希望,倒下了就是祈禱。
江蘇唯壹保存完好、藝術高度雕琢的羅漢群像在西元寺的羅漢殿。數羅漢也成為遊客和朝聖者的休閑遊戲。
選擇壹位命中註定開始數虛歲的阿羅漢,數到哪壹位阿羅漢就停下來,記下阿羅漢號,兌換阿羅漢卡,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詩名。
任光放生池環繞著西園,池中的水波光粼粼,靈動無比,九曲曲折折,時而明時而暗。放生池不僅是做好事的放生場所,也是遊客閑逛的地方。
以前池中有兩條斑點叉尾鮰,明代400歲,分別叫芳芳和圓圓。據說看到斑點蠑螈會帶來好運,是吉祥降臨的標誌。
雖然去的時候沒有遇到,但是遇到了很多錦鯉,鴿子,烏龜。各處的生物給西園寺增添了活力。
放生池中央有壹個亭子,冬天可以靠在柵欄上看雪,夏天可以和魚玩得很開心。水廊流連,亭臺池塘相映,園林古剎交融,高貴典雅的景色只有在西園寺才能領略。
蘇式面條從配料到面條再到湯都有很多講究,比如傳統的敖竈面、豐鎮肉面、湯炸魚面、街邊小吃羊肉面等。......
Saionji的素面經過當地香客多年的檢驗,值得去山山水水嘗壹嘗。
寺內的素食餐廳在天王殿附近,走過如意門下狹窄的回廊就能看到。在工作日,素食餐廳提供三種素食面條、素食包子、壹些配菜和飲料、素食餅幹等。,周六和周日提供素食自助餐。
素食餐廳提供三種素食面:吉祥面、觀音面、如意面。觀音面是西園寺的招牌。我們去的時候發現很多食客壹大早就到了。付完票,他們特意想吃壹碗湯的觀音面。
/觀音面15元/
觀音面湯頭光亮,味道香甜,澆頭豐富。蘑菇、油面筋、竹筍做成的素菜澆頭壹擺出來,專屬於菌類和豆制品的香氣頓時充滿了整個攤位。
香菇肥嫩滑,竹筍大而脆,油面筋吸收入口的甜湯,多重鮮香在口中化為豐富的層次感。用壹根筷子,壹勺清湯,把早上的空腹治好了,安撫了。
/如意面10元/
如果說觀音面能代表典型的蘇式口味,那麽如意和吉祥面就是鹹味的代表作品。如意面上面是烤麩皮,黃花菜,豆芽,木耳。
發酵蒸熟的麩皮毛孔豐富,口感柔軟有彈性,吸收了黃花菜淡淡的菊花香味,補充了素面所缺乏的蛋白質和能量。
相比爽脆的口感,面湯中充分浸泡過的黃花菜更加綿軟嫩滑,其特有的香味也為淡淡的湯汁增添了些許甜味和回味。
/吉祥面20元/
相比之下,吉祥面比較清淡。雪白的面條上蓋著兩大塊素雞,再加上腌菜和毛豆提味。以鮮嫩的小青菜為底,奉上壹碗好處多多的吉祥面。
素雞無論是個頭還是厚度都很有存在感,吃起來已經有點飽了。素雞以素食仿肉,表皮柔軟,牙齒整體有彈性,柔中有剛。
令人驚訝的是,輕輕撕開素雞後,裏面的豆腐又白又滑,泡在湯裏豆香醇厚。加點爽口麻辣的鮮姜絲,或者倒壹勺香醋辣醬,壹不小心就會很飽。
/時令飲品,酸梅湯,紅豆,薏米,水,五寶茶/
面館還提供新鮮烹制的當季飲品。酸梅汁涼涼的,酸甜可口,半瓶就能解悶解暑。剛煮好的紅豆大麥的清湯和紅豆大麥的沈澱分層,清淡解渴。桃膠銀耳五寶茶則由銀耳、蓮子、紅棗、枸杞和桃膠燉煮2小時而成。濃稠的膠質溢出,口感微甜,可以當下午茶。
/手工點心/
手工點心是寺廟工作人員根據情況制作的小餅幹。我們去的時候,賣的是蔓越莓和抹茶口味。雖然配方裏用了植物黃油,但是壹點都不便宜,而且很香。是那種妳可以不自覺吃完壹盒的。
/菜包,刀切饅頭,豆沙包,菜包/
靜香附近有西苑素包賣,不過需要早點買。種類不多,只有饅頭、豆沙包、菜包三種。刀切饅頭比拳頭大,比拳頭大好幾倍。
豆沙包裏面很精致,餡料很紮實。味道特別,和外面賣的不壹樣。這種豆醬味道濃郁,甜度適中。素菜的菜餡很剁很鮮,整體味道鮮甜。
有人說西園寺自願退出4A景區是為了佛教的清凈之地不受打擾,也有人說是為了把門票從25元降到5元,讓眾生有機會接觸佛教和禪宗。我更喜歡後壹種說法。
其實,賽昂基帶給人們最大的感受,並不是他的出世與避世,而是他入世時與佛同在。
位於姑蘇市的西園寺雖小,卻不乏人間的歡樂和煙火。這裏被稱為“貓的聖地”,廟裏有很多貓,和和尚、誌願者、遊客都保持著融洽的關系。
到處都能看到裸睡的海貍花,或者勇敢巡邏的大橘子。只要蹲下來揮揮手,喵,就會有貓過來。
廟裏很多貓也有傳奇故事。收入編的大橘當當,曾經跪在方丈的席子上,是最佛的貓。長期沈睡在羅漢堂壹角的小黑,為佛教聖地守護家園。
這黑雲蓋雪的名字叫千巴。據說它被帶到寺廟的時候,已經病得很重了。全寺誌願者為它募集了1800元,帶它去寵物醫院治療,精心護理,它才康復。
春天“雪貓玩風花”,冬天“我不和浣熊出去”也是愜意的生活。
齊飛,壹只西園的鴿子,落在飛檐上;錦鯉在放生池中嬉戲,小烏龜遊來遊去;貓在樹蔭下打呼嚕,微風啁啾。
溫馨提示:雖然西園寺對所有生物開放,但是拋棄動物不等於放生!!)
遊覽壹番後,如果想多了解壹下禪宗和佛教,也可以倒壹杯西苑禪茶,在茶館裏選壹本經書,靜靜地坐著抄寫。
茶館提供抗菌洗手液。臨摹之前,先把手洗幹凈,選壹本佛經,在心裏默念,認真臨摹,直到自然停止。
茶館裏漆黑幽靜,燈光昏暗,老扇隨著吱嘎聲轉動,在默念經文,喝壹杯禪茶的時候,整個人的心情變得清明寧靜。
禪茶由洋槐藤葉、羅漢果花、杭白菊等制成。入口有微苦淡淡的茶香。進入喉嚨後,豐富的植物皂素和木糖醇帶來奇妙而持續的明顯甜味,入口十分清爽。
“竹影掃街不動,月過池底無跡。”
塞翁寺雖在人間,卻是壹座真正的寺廟。和尚隨處可見,貓觸手可及,念佛拜香的遊客,佛教隨處可悟。......
正是這樣,離開凡間塵埃,回歸凡間塵埃,造就了姑蘇壹座氣質非凡的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