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壹。這個節日有什麽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壹。這個節日有什麽習俗?

另壹年是端午節,人們吃粽子,戴香囊,賽龍舟,插艾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使這個傳統節日生動而華麗。為了紀念端午節,中國曾多次發行與端午節相關的郵票。將流傳千年的節日習俗濃縮在郵票的方寸之間。

1895中國最早產生的以“龍舟競渡”為主題的郵票是商埠早期郵政機構福州書信館於1895年8月發行的“商埠龍舟”郵票。這套9枚郵票,顏色不同,價值不同,描繪了端午節閩江賽龍舟的情景。圖案中間是20多人駕駛的龍舟,正在破浪前進;背景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腳下是湍急的河流,河岸上有許多歡呼的觀眾。有藏家考證,這套郵票比世界上第壹套體育郵票——“第壹屆奧運會”紀念郵票(希臘發行)早發行近壹年,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上第壹套體育郵票。

19531953195312.30,中國發行世界文化名人紀念郵票。從1952開始,世維會先後評定頒布了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包括中國詩人屈原、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法國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民族獨立運動領袖何塞·馬蒂。壹套四個,屈原被列為四大文化名人之首。

臺灣省在6月1967端午節發行了45枚中國詩人郵票。這套郵票共有4枚,第1枚郵票是屈原,另外3枚郵票是由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設計的。

第壹套郵票名為“龍舟節”,是香港於6月1985日發行的壹套四枚郵票及“龍舟節”小全張。四枚郵票首尾相連,構成壹幅完整的龍舟圖。1975和1994分別發行了香港節和中國傳統節日,其中有1“端午節”,均以賽龍舟為特色,後者正面出現了屈原的塑像。

1987端午節期間,澳門發行了壹套兩枚端午節郵票,仍以龍舟為主題,分別為“龍舟龍頭”和“龍舟競渡”。這也是澳門第壹枚有中文題字的郵票。

6月7日,1989,端午節前壹天,臺灣省發行《中國古典詩詞郵票——楚辭》郵票壹套四枚,紀念屈原,並從屈原的《楚辭》中選取了四句有代表性的名句,以詩畫表現。這四部作品是《離騷》、《九歌·邵明四》、《九章·佘江》和《九辯》。

湖北秭歸,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口,是屈原的故鄉,這裏建有規模宏大的屈原廟。?1994 165438+10月4日發行的長江三峽特別郵票?其中有1“屈原廟”,展現了秭歸屈原廟的宏偉景象,巍峨高大,綠樹環繞。

2001年6月25日,國家郵政局發行端午特別郵票壹套3枚。。1是“賽龍舟”,由中國傳統木刻年畫組成。兩條龍舟相互追逐,船上插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彩旗,吉祥如意。《包粽子》第二枚郵票中,沒有使用傳統的吃的場景,而是用懸掛的“如意結”指代粽子的主題形象。倒掛的蝙蝠,展開的翅膀,蝙蝠口中的長壽鎖,構圖清晰飄逸,像細雨微風。第三部《五毒忌》以虎形葫蘆符號為主要意象,踩流雲,提劍,可謂氣勢磅礴,氣勢磅礴。

龍舟比賽

包粽子

2001(端午節)6月25日,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郵政與澳大利亞郵政聯合發行壹套2枚郵票和1小全張,慶祝新世紀第壹個端午節。這兩款郵票結合中西繪畫技巧,描繪兩艘龍舟齊頭並進。郵票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和悉尼歌劇院這兩座宏偉建築為背景,展現了香港和澳大利亞灣的迷人風光。郵票的主要圖片是奮力劃槳的龍舟運動員。郵票畫面再現了龍舟賽獲勝的盛況,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2004年5月28日,澳門特別行政區郵政發行《文學與人物——離騷》,主角為屈原,郵票壹套6枚,小型張1。

2007年5月20日發行了2007-13《同濟大學百年校慶》紀念郵票。圖為同濟大學校徽,由數字“100”轉化而來,即三人劃船的龍舟圖案,以示同濟精神。龍舟下的波浪變形為“100”字樣,凸顯了學校百年校慶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