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瘙癢多位於陰蒂、小陰唇,也可波及大陰唇、會陰甚至肛周等皮損區。常系陣發性發作,也可為持續性的,壹般夜間加劇,無原因的外陰瘙癢壹般僅發生在生育年齡或絕經後婦女,多波及整個外陰部,但也可能僅局限於某部或單側外陰,雖然瘙癢十分嚴重,甚至難以忍受,但局部皮膚和粘膜外觀正常,或僅有因搔抓過度而出現的抓痕。
診斷時應詳細詢問發病經過,仔細進行局部和全身檢查,以及必要的化驗檢查,以便找出病因。
方壹外陰瘙癢內服加外洗方來源民間。
組成內服方:龍膽草、梔子、黃柏各6克,金錢草、車前子(布包)、萆薢各10克,澤瀉12克,蒼術9克外洗方:白鮮皮、黃柏、蛇床子、地膚子、苦參各30克,蒼術、狼毒、大楓子各15克,川椒、白礬各10克,雄黃4克,烏梅10枚功用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主治外陰瘙癢。
方解內服方之龍膽草、梔子、黃柏、金錢草、車前子、萆薢、澤瀉、蒼術清熱燥濕。外洗方白鮮皮、黃柏、蛇床子、地膚子、苦參、蒼術、狼毒、大楓子、川椒、白礬、雄黃、烏梅清熱殺蟲止癢。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這些藥物的水煎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細菌及真菌的作用。內服、外洗同用加強療效。
用法內服方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外洗方水煎去渣,先熏後洗,洗時可用消毒紗布蘸汁擦洗外陰,也可用藥液沖洗陰道。兩方同時用。
註意事項3日後癥狀減輕或消失,但仍需堅持熏洗壹階段。
方二蛇床苦參湯來源《妙藥奇方》組成蛇床子60克,苦參60克主治外陰瘙癢。
用法水煎,先取汁半碗內服,再將余汁加溫熏洗。
方三外陰洗劑來源民間。
組成蚤休、土茯苓、苦參各90克,黃柏、大黃各45克,龍膽草、萆薢各30克,枯礬15克功用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主治外陰瘙癢。
用法每日1劑,水煎後去渣取液,熏洗外陰。早、中、晚各洗1次,每次30分鐘。連續使用5~10天,可顯效或痊愈。
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蚤休、土茯苓、苦參、黃柏、大黃、龍膽草、萆薢、枯礬的水煎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細菌及真菌的作用。
方四蛇柏湯來源陳明安,等。中醫雜誌,1995,36(2):80。
組成蛇床子30克,黃柏12克,苦參12克,雄黃10克,鶴虱10克功用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主治外陰瘙癢、黴菌性陰道炎。
方解運用本方治療陰癢120例,顯效率75%,總有效率95.8%。僅5例無效。根據濕熱生蟲的理論,配制蛇柏湯。方中蛇床子溫腎助陽,燥濕殺蟲;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苦參清熱燥濕,祛風殺蟲;雄黃解毒殺蟲;鶴虱殺蟲。全方***奏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功,煎湯外洗治療陰癢療效滿意。
用法每日1劑,加水2500毫升煎取溶液2000毫升,分2次外洗。
方五白果擦劑來源民間。
組成生白果適量功用消毒殺蟲。
主治外陰瘙癢。
方解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熟食溫肺、益氣、定喇、縮小便、止白蟲;生食降痰,消毒殺蟲”。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白果有抗大腸桿菌、白喉桿菌、葡萄球菌、結核桿菌、鏈球菌等多種細菌的作用。
用法將生白果洗凈搗爛,塗擦患處,每日3次。
方六生姜艾葉洗劑來源民間。
組成生姜120克,艾葉90克(鮮者200~250克)
功用殺蟲止癢。
主治外陰瘙癢。
用法取生姜120克,洗凈連皮打碎,艾葉90克(鮮者200~250克),加水1500毫升,入鍋煎沸後20分鐘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患者坐在盆上令蒸氣先熏陰部,待水溫度適宜,洗10~15分鐘,每天1~2次,壹般連洗3天可愈。
註意事項治療期間和愈後半個月內,忌食辛辣、油炸煎炒食物,嚴禁喝酒、禁房事。
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生姜、艾葉水浸液對多種細菌、真菌及陰道滴蟲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殺作用。
方七蔥白花椒洗劑來源民間。
組成蔥白連根50克,花椒50粒功用殺蟲止癢。
主治外陰瘙癢。
方解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花椒的揮發油對11種皮膚癬菌和4種深部真菌均有壹定的抑制和殺死作用,其中羊毛小孢子菌和紅色毛癬菌最敏感,並能殺疥蟎等。
用法加水500毫升燒開,洗陰部,每天兩次,壹般連洗3天可愈。
按也可用於黴菌性陰道炎。
方八鳳仙花洗劑來源《家用偏方大全》組成鳳仙花全株功用殺蟲止癢。
主治外陰瘙癢。
用法煎湯熏洗患處。1日3次,連洗5~7日。
按鳳仙花活血祛風,含矢車菊素、飛燕草素、山柰酚等以及壹種萘醌成分。對堇色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也可用於治療滴蟲性陰道炎。
方九鮮桃葉洗劑來源民間。
組成鮮桃葉500克功用除濕殺蟲。
主治外陰瘙癢。
用法取鮮桃葉500克,加水煎湯熏洗患部,每天洗2次,或用洋桃葉適量搗爛,用紗布包好塞入陰道內,每天換2次,連用1周。
按桃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除濕殺蟲,通經止痛之效。也可用於黴菌性陰道炎。
方十黃柏洗劑來源民間。
組成黃柏30克功用清熱燥濕。
主治外陰瘙癢。
方解黃柏水浸液對多種細菌、真菌及陰道滴蟲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殺作用。
用法水煎,熏洗患處,每日2~3次。